专题0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思想1.古希腊的城邦一般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多数城邦的经济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口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由此可见,希腊城邦的特征是()A.中央集权B.农耕文明C.小国寡民D.民主政治【答案】C2.“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事、外交、民政大权。”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A.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以地区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C.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可知这应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本题应选B项。A项为梭伦改革的内容;伯里克利时期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并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排除A、C、D三项。3.“(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答案】D【解析】第一个“自由和平等”是属于经济领域的,第二、三个则是政治理念领域的,“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反映出商业上的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故D项正确;商业上的自由和平等是自由平等政治理念形成的前提,但不一定带来政治平等,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业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以及海外殖民对平等观念形成的影响,故B、C两项错误。4.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A.过度关注平民损害贵族B.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C.德才兼备之人遭到排斥D.陪审法庭高于行政权【答案】B5.伯利克里说:“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它毋需公民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反映了()A.雅典公民的政治才能普遍较低B.集体主义是雅典民主的重要特色C.民主发展程度与公民政治才能无关D.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无法成为公民【答案】B【解析】“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反映了集体主义的特色,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民主发展程度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公民政治才能的现状的情况,故A项错误;从材料来看,确实有公民是不关心城邦事务的,这就是“废物”,故D项错误。6.法国著名思想家菲利普·内莫《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中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做了这样的阐释:“(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据此,作者认为()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D.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答案】D7.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A.保持道路畅通B.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C.规范人们行为D.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规范的相关行为都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以及保护私有财产,故C项正确;A项仅是第一条内容涉及,并不是三则内容的共性,故A项错误;B项也能从材料中体现,但不是三则内容的共性,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涉及贵族与平民的关系,故D项错误。8.《罗马法》规定:“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又规定:“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由此可见罗马法()A.重视道德B.重视契约C.重视自由D.重视习俗【答案】B【解析】材料前部分强调自愿的同意,后面内容强调的习俗有效性受法律制约,故B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片面,C项题中未体现,D项表述错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