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2、能力目标:(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2)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通过讨论,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拥护我国的民主选举。(2)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难点)2、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重难点)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老师:同学们,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这种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这就在宏观上为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整个第二课也是就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第一框——民主选举,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要了解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这些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制约?怎样正确对待公民的选举权利?幻灯片显示:1.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这些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2.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制约?3.怎样正确对待公民的选举权利?老师:问题答案何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二)讲授新课1、选举面面观(3分钟)幻灯片上展示图片:图片①:选民证图片②:选票老师:同学们见过这些东西吗?选民证是选民参与选举活动的凭证,在选举日,选民凭证进入选举大会会场或者投票站领取选票,然后才能进行选举。那我们具体来看两个选举的场景。幻灯片显示:场景一: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场景二:各户代表无记名投票选举镇长老师:场景中人们在做什么?场景一和场景二有何区别?学生甲:场景一是我国的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场景二则是各户代表投票选举镇长老师:很好。场景一是直接选举代表,场景二则是代表选举代表。所以我们从选举人的角度出发,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2、选举方式的选择(1)幻灯片显示:选举的分类①:从选举人的角度来看,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2)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难点)(8分钟)老师: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各有何千秋呢?请同学们结合P16第一段和方框内的探讨活动,讨论一下它们的优劣,讨论时间3分钟,然后归纳总结。3分钟后,老师:好,时间到。请哪位同学总结一下?学生乙:结合书本对这两者的定义,直接选举的优点是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间接选举的有点则是适用选民多、分布较广的情况。老师:乙同学总结了两者的优点,很好。那么它们的缺点何在?对比一下两者,间接选举适用于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那么反过来,直接选举呢?学生丙:直接选举就不宜用于选民多,分布广的!老师:对。我们看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实行的是直接选举,但我们把范围扩大一个县、一个市、甚至一个省,直接选举还适用吗?如果由选民直接选择县长、市长、省长,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这是直接选举的局限所在。同样的道理,直接选举能直接表达选民意愿,那么间接选举就不能直接表达了,这是间接选举的局限性。幻灯片显示:【直接选举】:优点——能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局限性——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适用范围——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间接选举】:优点——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