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非选择题(共8题,100分)1.(12分)前四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和B同周期,固态的AB2能升华;C和E原子都有一个未成对电子,C+比E-少一个电子层,E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D最高价氧化物中D的质量分数为40%,且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F为紫红色单质,有F+和F2+两种离子。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电负性:D________E(填“>”“<”或“=”)。(2)A、C单质熔点:A________C(填“>”“<”或“=”)。(3)AE4中A原子杂化轨道方式为________杂化,其固态晶体类型为________。(4)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向F的硫酸盐中逐滴加入氨水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为深蓝色溶液,加入乙醇会析出蓝色晶体,该晶体中F与NH3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5)氢化物的沸点B比D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元素X的某价态阴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和L电子层,CnX晶体的最小结构单元如图所示。该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晶体中每个Xn-被________个等距离的C+包围。【解析】根据题干中信息可分析出A是碳元素,B是氧元素,C是钠元素,D是硫元素,E是氯元素,F是铜元素。(1)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氯元素,则电负性D(3)sp3分子晶体(4)[Ar]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配位键(5)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6)3∶162.(10分)(2016·湖北八校联考)在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与其余五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B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C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D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不同的运动状态;E的基态原子在前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单电子数最多;F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1)写出基态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2)B、C、D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A与C形成CA3型分子,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C的单质与BD化合物是等电子体,据等电子体的原理,写出BD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A2D由液态形成晶体时密度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分析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3)已知D、F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若相邻D原子和F原子间的距离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含a、NA的符号表示)。【解析】根据B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知B是C元素;D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即D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D为O元素;C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结合原子序数关系知C为N元素;E的基态原子在前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单电子数最多(3d54s1),知E为Cr元素;F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3d104s1),知F为Cu元素。(1)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2)B、C、D分别为C、N、O,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由于氮原子的2p轨道上有3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所以氮原子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