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主题1.(2015·山东滨州二模·38)(24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6分)(2)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并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分)(3)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到15、16世纪东西方商贸之路即将发生兴衰转变的经济原因。(6分)材料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4)从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6分)【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新航路的开辟;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商业贸易主题【解析】(1)从宋代的经济措施、经济发展的表现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总结原因。(2)第一小问特点,从图2和新航路开辟史实总结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文明史观的含义,分析新航路开辟对文明进程的影响。(3)结合15、16世纪中国和欧洲的不同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基础,总结东方商贸之路衰落,西方商贸之路兴起的经济原因。(4)结合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史实,分别论述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答案】(1)原因:抑商政策松动,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航海造船技术提高(或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等);农耕经济发展(或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区域贸易向国际贸易转变(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贸易范围扩大也可以);(2分)欧洲占据主导。(2分)影响: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推动人类文明的转型与进步。(2分,任答一点即可)(3)原因:中国固守自然经济(2分),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2分),推行重商主义和鼓励海外贸易。(1分)(4)意义: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2分)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2分)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加强该地区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2分)2.(2015·江苏南京三模·21)(14分)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紬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清]徐锡龄《熙朝新语》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材料三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