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父系家长制C.礼乐制D.等级制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姻亲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亲族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3.“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4.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5.周朝分封制下不能得到分封的是()A.王族B.功臣C.奴隶D.先代贵族6.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实行分封制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7.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创设行省制的朝代分别是A.秦朝和唐朝B.秦朝和隋朝C.秦朝和元朝D.唐朝和元朝8.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9、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10.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A.负责管理军事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C.执掌群臣奏章D.帮助皇帝处理政事11.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12.西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除皇帝征召外,还有A.大臣举荐B.考试C.世官制D.察举制1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4、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是地方的控制D扩大民主权利15.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说唐太宗A.德治思想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16、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枢密院17、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1)参知政事的设置(2)丞相制度的废除(3)军机处的设立(4)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1)(2)(3)(4)B、(4)(2)(3)(1)C、(2)(4)(1)(3)D、(4)(1)(2)(3)18.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A.李世民B.汉武帝C.朱元璋D.雍正帝19.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看到这些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吟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国事20.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加强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21.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22.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地地地地方方方方年代年代年代年代ABCD23、鼎(右图)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迷信C.分封制遭到破坏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24、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它盛行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废除于A、明朝B、汉朝C、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