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是《带冠冕的禹》。关于禹的说法,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B.禹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C.禹创立了宗法制度D.禹创立了分封制度2、现在我们看电影电视时经常看到一些历史剧,其中就有许多的宰相或丞相比如曹操、诸葛亮等等。我国古代在中央设相这一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3、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鼎(右图)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5、关于西周宗法制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对后来历朝历代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于以后各朝代的王位(皇位)继承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7、秦《峄山石刻》(如图)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秦始皇针对这一问题,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B.实行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8、下图是身穿新设计的衣冠的秦始皇,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之一,开业创国成就突出。其中他创立的“皇帝”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这一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9、我国古代有许多的著名宰相,比如诸葛亮、寇准、王安石等。实际上古代就有相国,秦朝时就正式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丞相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④名义上掌握兵权,实际由太尉“掌武事”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10、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有了纠纷,需要打官司的话,按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首先找A.御史大夫B.县令C.丞相D.郡守11、史书记载:“主父偃(如图)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12、在汉朝时,如果某人比较有才能,名声也比较大,他可能会被推举为官员,这种选官制度就是“察举制”。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事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④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13、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它盛行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废除于A、明太祖时期B、汉武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隋文帝时期1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5、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已经形成,也已经比较成熟,对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起了很大的作用。到了宋代对三省六部制有了较为明显的调整,其核心是A.重新划分部门职能,提高办事效率B.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C.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D.消解相权,强化皇权16、元朝为了有效的管理庞大的帝国,进行地方区划的改革,实行了行省制度(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