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众口头文学的社会影响本科毕业论文杨自荣内容摘要:大众口头文学是与作家书面文学相对而言的。它是广大民众自己创作并在口头上广泛流传的文学,来自民众,也服务于民众,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生活百科全书,是广大民众最直接最忠实的生活伴侣,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本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大众口头文学似乎被逐步打入“冷宫”。为此本文特从大众口头文学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三个方面论述它在当代的价值和地位,以便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关键词:大众口头文学;社会影响大众口头文学,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作的,它由民众集体创作并主要通过口头而得以流传,其题材广泛,上致朝政,下致市井,无所不容,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神话,传说,民谣,史诗,寓言,谚语,谜语,歇后语,小戏等等。与作家书面文学相比,则呈现出作者无其名,语言口头化,表意直观,功能实用,生动活泼等特点。从古至今,世界各国,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文学伴侣。大众口头文学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同时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的大众口头文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一块瑰宝,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如藏族《格萨尔王传》,汉族的盘古神话及四大传说……早已吸引并折服了许多国外学者,令他们倾心逐字逐句的翻译,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很多名家大作和科普杂谈已占据了文学的主席,而大众口头文学所走的道路却似乎越来越窄,应该说,在举国上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干得热火朝天的今天,大众口头文学更应该得到重视,我们对其应该加以继承,发展和运用。一、大众口头文学的实用性对社会发挥影响力大众口头文学,生于民众,存于民众是民众生活最忠实也是最持久的伙伴,它之所以这样让民众喜闻乐见,正是因为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很大的实际效用,能满足广大民众各种社会生活需求。1、是民众交流信息,沟通思想、表达感情的朴实的工具。这是大众口头文学最直观也是人们最容易感受到的一个基本功能,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必然会产生自己特有的感受和思考、喜怒与哀乐、愿望,这些情绪情感需要表达,大众口头文学就是表达这些情感的传统方法。如楚雄牟定地带,有首山歌唱道:女:青菜心,白菜心,小哥好良心。1男:青菜苔,白菜苔,小妹好人材。女:瞧着小哥良心好,好良心啊良心好,小妹喜欢你。男:瞧着小妹人才好,好人才啊人才好,小哥喜欢你。这首民歌,是有感而发的,它所传递的信息是多么真切,所表达的情感是多么自然。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文化程度普遍得到提高,传播信息的媒介日见丰富,很多口头作品也随之发生了变异,网络已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渠道,大多数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进入聊天室,以轻松愉快、洒脱无羁的心境与别人交流思想,结交朋友,在电脑前度过他们的休闲时光。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口头文学作品便产生了,例如很多数字语已被大量使用并表示新的交际意义,它们正在流行,如:“7878(去吧去吧)”;“5247”(我爱死你);“521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7083”(七零八散);“7424884”(妻死儿死爸爸死);……这类新造口语的形式特点尽管与传统的口语产生了很大的区别,但在交流信息,表达情感这一点上仍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们。2、提高劳动力效率,协调劳动节奏,大众口头文学在这方面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直接服务于群体性工作。广大民众在集体劳动工作时常会不约而同地喊起劳动号子(有时由领工人带喊)。劳动号因地、因人、因事而异,服务于不同的劳动内容,但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伴随着劳动节奏而喊,都会产生指挥动作、统一步调,鼓舞情绪,减轻疲劳的实际效用,这一点不难理解。二是间接服务于劳动本身,原始初民众由于生存环境险恶,谋生不易,所以对经常性的食物来源自然会产生感激、敬畏甚至依赖的情感。同时因受着原始思维的支配,认为并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诚心祈求,在上天的保佑下,劳动就一定能获得更大的成果,楚雄一带的民间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