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有0的除法》说课••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31页例7。•2、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的另一种情况。•(2)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比较能力,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3、过程与方法•(1)主动探索,合作学习。•(2)运用评价,互助互学。•(3)运用激励,促进提高。•4.教学重点:•商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5.教学难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掌握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知识。三、说教法•1、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可采用的方法是“设问引诱法”,即以“问”作为“导”的重要方式。例题7中编了试商过程的方框图和计算思路“想”的过程。教学时我会引导学生坚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从方框图和“想”的过程中探索出算理。利用设问,引导和板演相结合,疏散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探究、讨论、表述、练习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进行整体教学,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和保护学生的乐学情绪。四、说学法•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除法计算法则,切实提高计算能力。(1)要求学生严格依照法则进行计算。•在计算中尤其是刚总结出法则之后的计算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严格依照法则进行计算,让他们自我意识到法则对其计算的作用,一方面用法则保证计算过程及其成果的精确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则意识,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依照法则去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的良好习惯,为熟练运用法则打下基础。•2)逐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法则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商是三位数除法的法则,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要注意引导他们把运算法则的普遍规律性和计算过程中的具体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逐步摆脱运算法则的依附性。并推而广之,对于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除法法则亦能如此。五、教学程序设计•共有四个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六、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索来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我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汲取数学养分,亲身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再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七、板书设计商中间有0的除法(二)832÷4=208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