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会计基础讲义第三章】2020cpa会计讲义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本章知识点简介本章主要讲述了会计等式的内容以及复式记账法的概念、种类,并阐述了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特点以及会计分录的概念、分类、编制方法,此外还详细介绍了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的概念、要求。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在理解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法及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的方法。本章主要内容:一是会计等式的内容。会计等式实质上是会计要素在数量上存在的特定平衡关系,它具体包括两个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利润。二是复式记账法的概念、种类。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又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在我国,所有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都必须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三是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特点。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以借贷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四个方面。四是会计分录的概念、分类及编制方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类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它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大要素构成。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应根据经济业务所涉及账户的性质,运用借贷记账法的原理来编制。五是平行登记的概念及要求。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总分类科目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方法。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要求做到: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合计金额相等。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六大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它们在数量上存在着特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用公式来表示,我们称其为会计等式。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提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会计恒等式(教材)任何企业要正常地开展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等。而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又必然有其来源,为企业提供资产来源的人,对企业的资产就具有索偿权,这种索偿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因此权益代表着资产的来源,资产和权益相互依存,没有权益就没有资产,没有资产也就无所谓权益,两者在数量上,体现为必然相等的关系。即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量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量的权益也就必然有一定数量的资产,资产和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可用公式表达如下:资产权益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它们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其中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可见,资产来源于权益,而权益又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因此上述公式可以进一步表述为: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教材)上述会计等式称为会计恒等式,由于该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因此亦称为会计基本等式或第一会计等式。这一等式反映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某一特定时点上资产的分布和权益的构成,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资金运动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基本内容,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会计中设置账户、试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