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第四章习题一、填空题13.当外界负荷变化,调节系统自动调节结束后,错油门滑阀的位置()。14.汽轮机调节系统阻力的大小,通常用调节系统的()来表示。15.双侧进油油动机的提升力主要与()和两侧的压差有关。28.在各不同的稳定工况下,()滑阀的位置总处于居中状态。29.当汽轮机的转速()时,其供电频率提高。30.由于有了()后,使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线不再是一根线,而是一簇线。41.汽轮机的二次调频是通过()来平移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线来实现的。42.若主油泵出口油压为pp,回油油压为pb,则设计时应取控制油压为()。58对于带基本负荷的机组,不希望机组负荷有较大的变动,一般速度变动率应()一些。59为了使油动机一侧进油,另一侧能稍许提前排油,故其进油盖度应()于排油盖度。72.当外界负荷变化时,并网运行机组中调节系统的()小的机组自动承担较大的负荷变动。73.在保证最大提升力的前提下,减小活塞面积,可使油动机时间常数()。74.通常要求油动机的提升力系数大于(),甚至达到4,以确保调节汽门的顺利开启与关闭。82.在稳定工况下,调速系统中的断流式错油门滑阀居于()位置。88.油动机活塞面积越大,则提升力越()。89.为减小油动机的时间常数,可以通过加大错油门滑阀的()和最大位移来实现。98.一般要求汽轮机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线在零负荷、低负荷及()负荷处较陡。99.为了保证调节汽门组总的升程和流量特性曲线趋于一根较为光滑的直线,各调节汽门间要采取一定的()。104.当电网中负荷变化时,额定功率相同的各并列运行机组间的负荷自动分配量是由()决定的。115.调节汽门选择重叠度时应使阀门组总的流量升程特性趋于一直线,同时又使()损失不过大。116.提高压力油的油压,可使有动机时间常数()。132.对带尖峰负荷的机组,要求其速度变动率应()一些,以便机组能承担较大的负荷波动。133.油动机时间常数越(),则表明油动机活塞的移动速度越慢。134.汽轮机各调节汽门间存在开启重叠度,将带来一定的()损失。147.平移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线的装置,称为()。1149.一般规定危急保安器的动作转速为汽轮机额定工作转速的()倍。二、选择题8.电网中负荷变化时,额定功率相同的两并列运行机组承担的负荷自动分配量主要取决于调节系统的()。(1)速度变动率(2)迟缓率(3)灵敏度(4)时间常数9.通常要求油动机的提升力系数大于()。(1)1(2)2(3)0(4)418.通常要求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线在低负荷和满负荷附近的速度变动率()。(1)较大(2)较小(3)与中间相同(4)为零20.汽轮机调节系统在不同负荷下达到稳定时,发生变化的量是()。(1)错油门滑阀位置(2)油动机活塞位置(3)控制油压(4)回油油压38.为保证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可靠工作,油动机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提升力系数,另一个是油动机的()。(1)时间常数(2)压力油油压(3)排油油压(4)活塞行程39.对于并网运行机组,如果其调节系统的迟缓率过大,则使()。(1)负荷波动量减小(2)调节系统晃动量增大(3)速度变动率增大(4)甩负荷稳定转速降低48.有了同步器后,汽轮机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线将是()。(1)一条线(2)一簇线(3)一个带状区域(4)二条线49.当调节系统自动动作结束后,保持不变位置的是()。(1)油动机活塞(2)错油门滑阀(3)反馈滑阀(4)调速器滑阀59.只在滑阀动作过程中才产生的反馈,称为()。(1)静反馈(2)动反馈(3)正反馈(4)负反馈68.若主油泵出口油压为pp,回油油压为pb,则为了提高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灵敏度,通常控制油压px应设计成()。(1)(2)(3)(4)269.一般情况下,当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增大时,则甩负荷后的稳定转速将()。(1)减小(2)增大(3)不变(4)与迟缓率无关78.在错油门油口开度最大时,油动机活塞在最大进油量条件下走完整个工作行程所需的时间,称为()。(1)错油门时间常数(2)油动机时间常数(3)调速系统时间常数(4)调速系统工作时间79.在错油门滑阀移动使油动机活塞运行后才产生的反馈,称为()。(1)动反馈(2)静反馈(3)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