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十几减8、7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完成“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8、7。2、数学思考: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与态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十几减8、7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十几减8、7的方法。教具准备:挂图学具准备:小棒学前基础:之前已经学过十几减9,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并且已经优化出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几把乐器,是什么呀?有几个?老师想把喇叭送给小朋友?拿走8把,现在还剩下几把?小组讨论现在还剩下几把?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达成目标:创设谈话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十几减8的减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二、新授1、15-8讨论:你是怎样算的?小组活动,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再计算。交流方法,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相应解法,一个一个地减。从10里减8,再2+515-5=1010+3=78+()=1515-8=7教学把15分成10和510-8=22+5=7提问:10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把15分成10和5?(达成目标:通过学生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自主学习的过程来探求新知,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多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试一试:15-713-7小朋友们的想法真多,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你是怎样算的?还有不同方法吗?(达成目标:15-7、13-7及时巩固新知,通过交流思考过程,表述算理,进一步理解,深化新知。)3、小结观察各题,你发现了什么?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先看图理解,再圈一圈,最后计算。2、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列出算式,再计算。3、题组练习8+38+97+511-317-812-74、游戏:过独木桥小朋友每人拿着数字卡片,利用板凳作为独木桥,放上数字—8、—7。小组活动,注意安全教育。你能通过独木桥吗?小结活动情况,表扬走过的学生以及走的快的小组。(达成目标:丰富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兴趣盎然的练习知识,发展思维。)书P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