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上网优质课堂教学设计所在学校:郫县郫筒小学学科语文版本册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任课教师杨斌课目名称《假如》共1课时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首小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学生分析本班学生语言表达力强,善于动脑筋,但是想象不够丰富,读文章情感起伏变化不大,因此,在课中多处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想象,打开思路为感情朗读作铺垫。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措施媒体、资源应用策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1、抓重点词“红红的、好吃的、不幸”等词进行理解。追问A:小女孩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太阳?(红红的的太阳)抽生读此句。教师、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语言:多红的太阳!多美的太阳!再分男女生读。通过评价让感情再一次升华,如男生读完后,评价多灿烂的太阳。女生读完后,评价多温暖的太阳。追问B:小女孩又画了什么样的谷粒,多少好吃的谷粒?由此抓出“好吃、许多”,再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让感情层层深入。2、抓重点句:“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进行情感的熏陶。追问:遇到哪种事会不幸,心里感到怎么样呢?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学生的情感便自然地融入到了课文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理解“红红的太阳”并出示一个活动的太阳,再用红色打出句子:“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教学难点教学内容措施媒体、资源应用策略朗读诗歌时,注意诗歌的节奏性和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抓重点句“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理解时,先提问,假如在冬天,你只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寒风中,寒风一阵又一阵吹在你的身上,吹进你的脖子里会怎么样?(联系自己亲自感受小树的可怜)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光秃秃的小树孤单单地站在寒风中感受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可怜,再用朗读表现出小树的可怜。再对此有了红红的太阳之后。小树就会怎样地成长?(快活)接着快活地读1小节,这样通过亲身感受到小树在寒风中的可怜,再到有了太阳的快活,学生的情感也有了对比变化。想象自己在寒风中的样子,再出示课件“寒风中的小树,使学生产生对小树的同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资源使用方式方法(一)歌曲《假如》引入,复习生字词1、孩子们想听歌吗?会唱的孩子一起唱,不会唱的孩子认真听!(听、唱歌)2、提问:这首歌中出现最多的是哪个词?(假如)他的歌名就叫“假如”。今天学习的课文也叫假如。(板书)齐读课题3、复习生字(1)昨天学的生字忘了吗?(抽生读)(2)齐读生字4、读词语把生字放到词语中还认识吗?(齐读,随机正音)5、齐读课文词语读得棒,相信课文一定读得更好!打开书P108齐读课文。※注意不漏字,加字哟!(二)学习1小节1、示图:(光秃秃的小树)语言描述:风呼呼地吹,小草冷得不停发抖,花儿也冻得不见了踪影。瞧,这棵小树光着身子,孤零零地站在这里,此时,小树怎么样呢?(抽生回答)给予不同表扬。2、从第1小节找出是怎么写的?示句子: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1)抽读这句话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抽读2—3名)(2)多冷,多可怜的小树呀,一起读读吧!(齐读)3、小树缩着身子,多么地冷呀,这时它需要什么?一、歌曲引入,复习生字词1、创设情境一棵孤零零的小树,一个红太阳,激发学生的想象。2、学生说出句子,多媒体示相应的句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及对照检查。1、唱歌《假如》引入1、会唱《假如》一起唱,不会唱的认真听2、提问:出现最多的是哪个词,板书课题《假如》2、抽生回答,齐读课题3、多媒体出示生字3、抽生读,其他孩子听、评4、多媒体出示词语4、学生齐读5、正确流利读全文二、学习1小节1、提问:假如这时吹来一阵寒风,你会怎么样?1、抽生回答2、多媒体示一棵光秃秃的小树,语言描述: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