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大海边》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7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自主练习1-3题。教学目的要求:1、经历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估算的方法。2、经历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3、体验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经历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估算的方法。2、经历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具学具准备:挂图、课件教学措施: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练习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注意问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差异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计算速度不宜提过高和过于统一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集体设计我的特色重点关注44程序导学过程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海边有可爱的小虾和小螃蟹,想不想去看看它们?出示情境图,你发现了些什么?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板书:一共捉了多少只虾?师:你能用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试看3、组间交流,解决问题。(1)先算26+10=36,再算36+2=38。(2)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3)用竖式计算,板书4、自主探索“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螃蟹?”的算法。1、1、小亮和洋洋搭积木,小亮搭了25块,洋洋搭了34块,你能算出他俩一共搭了多少块积木吗?2、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回答学生根据图意,提出下列问题:天空中有多少海鸥?他们一共捉了多少只虾?沙滩上有多少只小螃蟹?他们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螃蟹?他们捉的虾多还是螃蟹多?螃蟹和虾一共捉了多少只?小组交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学生独立解答并将课本上的竖式填写完整,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法用竖式来计算的方法。学生独立做,集体订44三、布置作业四、课堂小结。3、自主练习第3题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回顾学习内容。正。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到展示台前展示。教学反思: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和自已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对于美也有感觉,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很了不起,老师要多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去发现。可见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犹为重要。二、趣味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自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集中也易分散。我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及年龄特点。让学生具有很好的评价能力,同时能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人,但由于在课堂有宽松的氛围,学生谁想说就说,在学生个人展示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很想表现自己,树立学习自信心。小组合作读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让学生体验到把数学学习应用到生活的乐趣。小组同学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当好小老师及监督员的角色,公正地为小组成员判断其做题是否准确。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及年龄特点。订正,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三、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提问4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富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上交流,让学生体会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并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在问大海问题时,说得精彩纷呈,兴趣盎然。这制造了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了课堂的壁垒,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的知识面不宽,对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