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4小题)1.下列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瞻仰(shàn)镏金(liú)重幔(chòngmàn)B.上溯(sù)矗立(zhù)挑衅(tiǎoxìn)C.旌旗(shēng)奠基(diàn)慷慨(kāngkǎi)D.逾越(yú)天堑(qiàn)梭镖(suō)2.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天堑上溯镏金逾越巍峨挑衅A.qiànshuòliūyúwēipànB.qànsùliúyùwěixùnC.qiànshuòlíuyúwéixùnD.qiànsùliúyúwēixìn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B.它向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C.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锤不朽!D.整个纪念碑的造形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昔日的小渔村,如今_______着一座座高楼大厦。(2)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_______行为。(3)由于宗教原因,他俩的结合有一道不可______的障碍。A.矗立挑逗逾越B.耸立挑衅逾越C.矗立挑衅跨越D.耸立挑逗跨越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些大浮雕高约2米左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B.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崇敬和敬仰。C.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山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D.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6.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B.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C.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D.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7.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两人,一个精于数字统计,一个极富创造力,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B.岑参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与李白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有异曲同工之妙。C.清明节,莘莘学子祭拜了永垂不朽的英魂,永远不忘英雄们的丰功伟绩。D.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了耸人听闻的里氏8.9级地震,3月13日将震级修改为9.0级。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B.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C.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D.松鼠是一只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童年的朋友》作者是高尔基,苏联作家。本文通过对外祖母形象的描绘,表现了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B.《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在写浮雕时,用了由东到南到西到北的顺序,这个空间顺序实际上是由浮雕的内容决定的。C.《月迹》按照“盼月亮一寻月亮一议月亮”的顺序展开。文章所写的“月迹”,既是月亮运行之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D.鲁迅在他的《一面》一文中,善于抓住人物“瘦”的特征,突出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10.根据表达需要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雕塑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惊叹不已。A.一些岩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B.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地面是被沙暴雕琢成的。C.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