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的思想内容,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2、学习本文创作手法。教学重难点:1、理清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3、正确理解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1、作者及背景介绍。2、朗读: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诵读。3、分析文章:1)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明确:由乐而痛,由痛而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2)分析作者的乐。明确:良辰: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气气清惠风和畅赏心:信可乐也乐事: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3)分析作者的痛。明确:悟言一室之内——静放浪形骸之外——噪4)分析作者的悲。明确:与古人的兴感若合一契批判“一死生,齐彭殇”后——今——昔悲4、小结深入领会作者的人生观,结合我们现今的时代,树立自己古确的人生观。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岂不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