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露在外面的面》杨凤莲学生分析: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如下的知识、方法:1.95%的学生能够结合实物准确描述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00%的学生都能说出正方体有六个完全相同的面,85%的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求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2.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展开与折叠的操作,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但是根据平面图去判定是否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时,仅有87%的学生能准确判断。而且在测试的过程中,有一些同学自己动手作出测试卷中的图形样子,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自己判断。可见,操作是提高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载体,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空间,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3.100%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从三个角度——正面、上面和侧面去观察物体的方法,但仅有90%的学生能准确画出在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教学内容分析:《露在外面的面》是第二单元长方体(一)中继《长方体的认识》《展开与折叠》《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的第四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观察物体的方法、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及找规律等内容之后进行的,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等活动中,有序地观察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会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并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同时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问题,并会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2.能做到有序、多角度去观察,并在经历中发现规律。3.在操作与交流中,体会归纳、替换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分析: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运用方法(2分)1.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组立体图形,看谁能最先看出: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有8个小正方体)师: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吗?2.师:看来仅有观察还是不够的,1还要在观察基础上加入合理的推想,把你视线所及看不到的在脑海中想到,才会得出正确结论。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用观察和推想这两种方法来探索《露在外面的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观察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内知识的重要方法,但仅有观察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掌握新的思维方法,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此环节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的:学生要想正确数出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不仅需要观察,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加入推想——在脑海中想象出这样的立体图形,并推理出小正方体的个数,渗透了观察、推理与想象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好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孕下伏笔。)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20分)1.师(请看大屏幕):一个小正方体放在墙角,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哪几个?2.师:继续看大屏幕,这有几个小正方体?(学生可能回答:有4个小正方体)师:它有几个面露在外面?你怎么想的?学生可能回答:露在外面的有9个面。上面的小正方体有3个面露在外面,前边的小正方体也露出3个面,右边的小正方体也一样,3+3+3=9,所以一共有9个面)师追问:不是有四个小正方体吗?你怎么只数了三个?(学生可能回答:有一个小正方体的面全被挡住了,一个也没露出来,就不用看了)师生一起按照上面、左面和右面的顺序数露在外面的面。师:他是这么数的,谁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学生可能回答:我先看正面,一共有三个小正方形;再看上面,也有三个小正方形;再看右面,也有三个小正方形。3+3+3=9,所以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师:谁听清了,他是怎么数的?(生重复方法)师生共同按这一方法数。可是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看左面,也不看下面、后面?(学生可能回答:因为那三个面都被挡住了。)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它们有什么不同?(第一种方法是按小正方体的个数一个一个数的;第二种方法是从不同方向看的,先看上面,再看前面、右面)师(边演示边总结):第一种是逐一观察每一个小正方体,把他们露出来的面的数量分别数出来,然后再相加;第二种是分别从露出来的三个方向看,正面、上面、侧面,从不同方向数出露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