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北大国培课堂实践活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北大国培课堂实践活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磁极和磁场的创新实验教学》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二中学李华教材分析:《磁极和磁场》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四单元《磁现象》第一二课的知识点。这是一堂典型的“从生活中学物理”的课,从磁现象的共同特征基础上得出磁体、磁性、磁极、磁化、磁场的概念。学情分析:学生对磁体、磁性、磁极、磁化的概念认识多一点,对磁场的认识可能不多,学生是没有经验的。本课让学生观察到磁体周围铁粉的规则排列反应它的存在,体会到物理学的奇妙和有趣。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巩固磁极和磁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2、感知实验器材,操作过程创新设计的成果。3、通过学习教师创新成果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教学重点:实验器材的创新设计,操作过程的创新设计。教学难点:实验器材的创新设计,操作过程的创新设计。教学工具:磁体,铁粉,大头针,钢钉,透明塑料袋,有机玻璃盘等。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对比分析发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过程:(老师)在小学科学中的磁现象和生活中的磁现象大家还记得吗?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和大磁针,学生即可认出,它们都是磁体。我们发现它们能够吸引这一类物体:铁、钴、镍及合金,演示磁体吸5北大国培课堂实践活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北大国培课堂实践活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引大头针、钢钉等现象,这种性质叫磁性。请同学们现在快速阅读课文P136页,想一想谁能完成这些小实验。大家知道用铁粉很容易验证磁体各部分磁性强弱并不同,现在哪位同学能给我们再演示一下?其余同学注意观察,能否在实验中发现新的问题。学生演示过程。老师评价:这位同学的实验很成功。我们观察到磁体不同部位吸引铁粉的数量不同的现象,磁体吸引铁粉多的部位即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体的磁极。组织学生观察桌面上提前准备好的水平静止大磁针确认磁体的南极和北极的不同,并用条形磁铁的南北极靠近大磁针,我们会发现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再次观察开始被磁体吸引过的钢钉又能吸引大头针,而大头针几乎不再吸引大头针。从而引出磁化及结果不同。前面学生演示实验也有一定的不足,谁5北大国培课堂实践活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北大国培课堂实践活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发现了?学生回答:1、铁粉被磁体吸附,很难收集。2、铁粉洒落桌面,很难再利用。3、手弄脏了也不清洁卫生。老师:好,请坐。还有吗?大家同意这几位同学的观点吗?老师归纳:总之,铁粉被磁体吸附,很难收集,再利用,也不清洁卫生。现在我介绍一种新的实验装置以解决这一矛盾。一、实验器材的创新设计(板书)选择一种非磁性透明塑料袋给磁体做一外套,实验前穿上透明外套,实验后脱掉,这样铁粉和磁体也就自然分离。同时用非磁性透明材料有机玻璃板做一方形盘用以放置收集铁粉和磁体。二、操作过程的创新设计(板书)老师操作:1、验证磁极的存在如下图。①把有机玻璃方形盘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在盘内铺上一层适量的铁粉,②把磁体平放在塑料袋里,③提起塑料袋连同磁体一起平放在盘内铁粉上,④再次提起塑料袋,⑤观察到磁体不同部位吸引铁粉的数量不同的现象,⑥吸引铁粉多的部位即为磁极。⑦从塑料袋中取出磁体,铁粉自然落入盘5北大国培课堂实践活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北大国培课堂实践活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中,⑧收集铁粉,整理好器材以备下次使用。2、验证磁场的存在如下图。①把有机玻璃方形盘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磁体放在塑料袋里一同平放在有机玻璃方形盘内,②再把有机玻璃板平放在方形盘内的磁体上,③然后向有机玻璃板缓缓撒入铁粉,④观察到铁粉排列成规则的形状,⑤表明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如果用笔画线把铁粉所在位置用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就是磁感线,用来形象地描绘磁场⑥从侧面提起有机玻璃板,铁粉自然落入盘中,5北大国培课堂实践活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北大国培课堂实践活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收集铁粉,整理好器材以备下次使用。三、效果评价:现象明显,效果良好,矛盾也被解决(板书)比较两次实验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