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旅游概论第一章旅游活动1.1认识旅游活动1.产生与发展在世界范围《马尼拉宣言》——旅游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人类有意识的短暂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旅游活动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Cook)组织的第一次有组织的旅游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二战以后航空业的发展促进了大众旅游的发生发展主要的旅游活动发生在欧美国家之间1990年代之后,欧美以外地区的旅游活动迅速发展21世纪,旅游活动空间范围更广,活动方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在中国的发展1964年,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后更名为“旅游局”1978~80s中期,入境旅游为主,带有政治色彩1991年,将旅游业的性质定为产业,并将其列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2007年,中国居民总出游人次达10多亿2.旅游活动的定义基本含义旅游活动(tourismactivity)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短暂离开惯常环境的行为。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活动作了如下界定: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而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一个人的惯常环境是由其居住地周围的地区及所有他或她经常光顾的地方所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本质特征:移动性: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异地性:将旅游活动和人们在惯常环境中的大量行为区分开来暂居性:将旅游活动和诸如迁徙、移民等行为进行了区分三个特征环环相关异地性(disattachmentofplace)与所谓的地方依赖(placeattachment)正相反,将旅游活动和人们在惯常环境中的大量行为区分开来。惯常环境(usualenvironment)即人们日常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地方。人们在家庭或社区内的活动以及日常上班、上学不算旅游活动,如在家看电视或日常购物等。人们在闲暇时间内在家庭之外惯常环境之内发生的游憩活动,我们称之为户外游憩。暂居性(temporaryresidence)将旅游活动和人类其他离开惯常环境的行为进行了区分;迁徙、移民也是人们离开惯常环境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长期改变居住地;而旅游只是短暂地访问及居住于非惯常环境;迁徙、移民等人类行为在空间上往往是单向的,而旅游活动的行为轨迹构成一个环路(circuit)。旅游活动的内容:一是基础活动,即满足人们基本生理需求的活动和满足人们外出旅行和逗留的其他必需活动,如吃、住、行等;二是愉悦活动,如游览、运动和其他娱乐活动,这是愉悦旅游的主要目的,但对于商务旅游却不是必要的;三是商务活动,如工商事务、参加会议、探亲访友等,这是商务旅游的主要目的,但对于愉悦旅游来说亦非必要部件。泛旅游活动泛旅游活动是将人类在闲暇时间或工作时间内所表现出的户外游憩、愉悦旅游和商务旅游等各种短暂性空间移动行为界定于同一个领域内。旅行与旅游旅行强调人们在空间上的移动过程,而旅游不仅包括这种空间的移动过程,也包括在异地的短暂滞留过程。“旅游”是由“旅”加“游”两个动作组成的,其中旅=旅行,游=游览或游憩。什么是休闲活动?在闲暇时间内人类所从事的活动,具有较大弹性,一般称为休闲活动。休闲活动通常又可分为:游憩活动和旅游活动户外游憩:分大游憩(本地游憩与异地游憩结合在一起,相当于休闲活动。)和小游憩(局限于当地户外休闲的活动)愉悦旅游:人们在闲暇时间内的旅行。商务旅游:人们在工作时间内的旅行。泛旅游活动户外游憩、愉悦旅游、商务旅游三者合并在一起的研究领域,构成了最普适、最基本的旅游活动领域,即泛旅游活动。泛旅游活动:休闲、游憩和旅游的关系活动时间闲暇时间工作时间活动类型休闲活动(大游憩:游憩活动谱)外出事务活动游憩活动旅游活动(广义旅游)户内游憩户外游憩(小游憩)中远程商务旅游公共空间愉悦旅游(狭义旅游)基于家庭的游憩:阅读、园艺、网络、电视、社交等日常游憩:听歌剧、上饭馆、参与运动、观看比赛、社交等一日游:走访景点、野炊、自驾郊游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行与旅游、会议与展览、教育旅游等泛旅游活动(不在自家玩儿就行了)地理范围家庭当地附近全国或国际当地外各范围1.2旅游活动的影响直接影响: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