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设计南通市北城中学朱建红一、教材选择《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对六大类的技能内容做出明确指向,将水平四的技能学习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了,对老师们有了较强的指向性,水平四的体育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框架下,有了选择性也有了灵活性。南通市中考改革项目库中通过36个小项形成了技能与体能的过程性测试内容,于是,国家有要求、地方有任务,这就使我们基于课程标准,有了具体的内容指向。武术是我国的传统瑰宝,课标中要求我们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武术类运动项目的1~2组技术动作组合。如基本掌握并运用9~10个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所以水平四的学习中,武术可以选择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弹腿和组合拳等,使学生掌握上述教材的基本动作,了解动作特点和练习方法,使学生热爱武术,并经常进行练习,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同时还应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南通市初中学生体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内容中,武术从原来单纯的五步拳改变为组合拳与武术健身操,从内容与要求上都提高的要求,也相应的促进了一线体育教师对武术与健身操的教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对连贯性、力量及其运用能力加以关注,今天,选择了一堂《复习组合拳(一)1—7动》供大家借鉴。二、武术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是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和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的“集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一般是以各项运动技术来划分与确立单元的。单元的顺序主要是按运动技术的传授来设计的。单元计划体现了同一类别项目动作技能方法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并针对学生动作技能学习与掌握的进度,适时调整单元进度中的不同课型,因此,单元教学应加强学生动作技术的系统性教学,在此前提下,选择与该项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素质练习,有机安排到不同课型中,以达到动作技能与体能素质同步发展的目的。本例中所例举的“武术单元计划”即是本单元力图通过武术“组合拳(一)”的教学,让学生领悟武德和武术动作技击的实战意义。体验两人对练的乐趣,从而掌握武术运动基本技能的学练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发展学生习武健身的兴趣爱好。组合拳(一)单元教学计划学校:南通市北城中学;教学对象:初一年级九班;学生:男21人;女21人;时间:2012~2013学年,第二期;执教者:朱建红单元教材内容运动知识与技能体能1武术的起源、发展、锻炼价值及武德教育。2武术基础动作的动作要领和各种锻炼方法。3组合拳(一)的动作名称、动作方法、攻防含义。通过20米搬运、踢腿、“抢垫子”、推小车、蚂蚁运粮、变向跑、原地弓箭步跳,等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力量等体能。单元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练体能发展情意表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武术的起源和种类及它的健身价值,记住组合拳(一)的动作名称、掌握组合拳(一)动作路线及技击方法,能熟练演示全套动作。通过20米搬运、踢腿、抢垫子、推小车、蚂蚁运粮、变向跑、原地弓箭步跳,等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力量等体能。增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敢果断、勇于展示自我等优良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学时学时内容学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与学组织措施体能练习内容11.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2.观看教学及比赛视频1.使学生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与分类。2.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教育学生要团结奋进,虚心求教,重承诺、守信用。3.观看教学视频,对武术套路有初步的认识。重点:武术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与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难点:分清手型、手法,步型、步法。1.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与分类。激发了学生对武术的兴趣。2.用多媒体播放武术套路。结合老师现场演示动作。3.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模仿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1.提踵立增强学生踝关节的力量2.借助于桌椅进行柔韧性练习21.武术的基本动作(手型、步型和步法等)。2.组合拳(一):预备姿势、1—3的动作1.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学会各种手型、步型和手法、步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