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烂漫的点地梅新野县城郊乡李湖小学刘达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重难点)2.能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入板题,揭示目标:1.白悠悠的云彩蓝莹莹的天,紫艳艳的点地梅不一般。它那怒放的花朵、醉人的芳香,吸引着我们一起去尽情地欣赏青藏高原那烂漫的点地梅。(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默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学们有信心完成这些目标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二、读课文,直奔重点,整体感知:【接下来请大家读记自学指导(一)】1、出示自学指导(一)速读课文,找出本文中心句读一读,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3分钟后比比谁找得准确,读得有味,回答得完整)【聪明的同学们,自学竞赛开始吧!】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从同学们自信的眼神里,老师看出你们已经胸有成竹了,谁能读读1你找出的中心句?哇!这么多小手都勇敢地举起来了!】3、检测。(品读中心句)【指导朗读中心句:喜爱、赞美】4更正讨论,点评讲解。三、精读课文品味词句【作者围绕中心,首先写了点地梅,那么点地梅的特点是什么呢?请默读自学指导(二)】1、出示自学指导(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3-13段,用“———”线勾画出描写点地梅的语句,认真读一读,并说出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同桌交流(3分钟后全班交流)【请同学们尽情地自学吧!】2、学生自学,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老师从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到了自学的热情,谁愿意交流你找到的语句。】3、全班交流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感受。[课件展示:(细读感悟)]A、“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顽强)【文中还有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B、“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4、补充讲解。四、美读课文,交流体会:【点地梅是如此的美丽多姿,比点地梅更美的则是高原筑路兵的美好心灵,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齐读自学指导(三)】1、出示自学指导(三)有感情地朗读介绍筑路战士英雄事迹的段落,用“——”线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与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4分钟后,全班交流)【那就请你们深情地朗读,认真地勾画,细细地品味吧!】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谁希望把自己勾画出的感人语句读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呢?3、全班交流。4、归纳点评。五、课堂小结,升华情感,领悟表达A、纵观全文,领悟情感(朗读理解重点句:在那些日子,我们和点地梅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呼吸,共患难,心心相印!)【是啊,高原筑路兵和点地梅一样、、、、、那么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点击课件:火眼金睛(读一读)】火眼金睛: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B、回扣课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3【点击课件:阅读质疑】(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六、巩固提高当堂训练:必做题:一、理解填空:1、高原筑路兵与点地梅的共同之处在于()。2、“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这句话是全文的()句,用在文尾起()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小练笔:在青藏高原已经通车的今天,你想对高原筑路兵说点什么?请写下来。选做题:课余时间,请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写一个小片段。附1、板书设计:4附2、教后反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