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爱,在学习上又得到过多的帮助,因此,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很容易产生低落情绪,出现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懂得,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面对困难和挫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战胜他。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面对挫折和困难,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战胜克服。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2、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及挫折带来的心理反应,知道挫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明确挫折与人生的关系;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的结果。3、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与依据教学重点:挫折与人生相伴。针对学生对挫折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对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刻,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的认识和态度往往会出现偏差。有的学生认为,挫折是伟人和成功者才会遇到的,中学生是平凡的人,还谈不上挫折;有的学生认为,谁在生活、学习中遇到挫折,谁就自认倒霉,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向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教学难点: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面对困难和挫折,胆怯、懦弱、放弃目标,结果一事无成;意志不坚定不能坚持到底,其结果无缘享受成功的喜悦;坚定信念,勇敢地面对,结果获得成功。四、教学处理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由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当今的年轻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父母、长辈更多的关爱,有了问题会得到父母长辈的帮助。但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是退缩还是迎着上,是懦弱还是坚强,将会对今后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磨练意志,选择坚强”主题探究活动设计就是让学生懂得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快乐,也有痛苦,有顺利也有挫折。作为学生,面对挫折不能退缩、不能被困难吓倒,而应该学会选择坚强,在与挫折斗争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磨炼自己的意志,从而获得人生最宝贵的财富。2、教学方法的运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因而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方法和体验法,围绕本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学生和成长实际,关注社会生活实际,在学习目标中创设问题情境和思考情境,让学生先根据学习目标中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展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内心体验中,磨炼自己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战胜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周华健的歌曲《最近比较烦》让学生思考:听一听:主人公为什么烦?说一说:你又有什么烦心事?学生回答:略学生阅读课前引言:思考:邓亚萍曾经遇到的挫折?曾经获得的成功?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生:邓亚萍的事例启示我们虽然她多次获得国内、国际重大比赛的冠军,说明她的成绩的取得,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遇到过挫折,有过消极的情绪反映,但她不气馁,凭着顽强的毅力,经过几年的拼搏,战胜挫折,最终取得成功。师:说一说自己成长过程中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挫折,描述当时的情绪反应。生:略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师:挫折与人生相伴,那么什么是挫折?挫折都因何而起?学生看书自学。生:所谓钉子,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师:有没有人能避免挫折?生: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师:请同学们议一议你的挫折都因何而起?生: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还有个体因素。师:这些因素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活动一:请同学们结合《特大洪水》、《终身药物性耳聋》、和《无辜平民被轰炸》三幅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