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李白诗之潇洒飘逸,豪迈奔放;杜甫诗之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苏轼诗之抒情政治,豁达恬淡;陆游诗之满腔热血,爱国热情;……杨依雯《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从军行》《相思》《渭城曲》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注意节奏,朗诵时要边诵边想,注意节奏,朗诵时要边诵边想,脑中要有画面感,要融于诗的意脑中要有画面感,要融于诗的意境中,充分体味诗的美感。境中,充分体味诗的美感。注释:1.“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居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此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2.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3.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4.长河:指黄河。5.“萧关”二句: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首将(护都)正在前线。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jì),骑马的侦察兵。护都,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单使至塞上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使”是什么意思?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此次出使的阵容,目的,身份,途中所经过的地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中的“征蓬”“归雁”用了怎样的修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苏东坡曾称赞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用自己的话将这句话表达出来,要求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这句诗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为何它能被众人称道,这句诗好在何处?孤直长圆提示:从写作顺序,写作角度,语言文字三方面来考虑。《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全诗善于捕捉典型景物作精心刻画,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达到了精心锤炼与自然质朴的交融统一。王维“诗中有画”,于此可见一斑。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结尾二句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王维(701-761),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