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的信念,无悔的追求我于1992年从依安师范学校毕业,怀着满腔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回到了家乡,被分配到新建小学。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看到那一张张天真、可爱、充满期待的眼神,一个信念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一定要做一名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抱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一.热爱事业、始终不渝.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到现在已有二十三个年头了,在这二十三年里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其中充满了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幸福与辛酸,但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注定要走一条辛劳而光荣、平凡而有意义的无私奉献之路。刚参加工作时,我先后担任了小学一年级和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并教及全部课程,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有的成绩,教学成绩居全乡之首,并在全乡教师基本功大赛上荣获第一名。由于工作出色,94年春季被调入隆山中学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由于爱人工作常年不在家,公公又去世了,婆婆身体不好,孩子又小,家里老老小小无人照顾,领导知道我的困难,03年将我从黎明乡调到了花园乡庆花小学担任班主任工作。因为这所学校是全县离我家(大庆红卫星)最近的一所学校。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里,我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教育教学上,连创佳绩。刚上班时我住在黎明乡新建村,上下班骑自行车.并没有感到怎么辛苦。96年结婚以后,随爱人将家安在大庆红卫星,上班路途遥远面临困难可想而知。起初,丈夫不理解,让我把工作辞掉、我坚持不同意。当他看到我将这份职业看得比任何都重要时,尊重了我的选择,默默的支持我。从此,我们开始了两地分居生活。一年后有了孩子.更是困难重重。休完产假后,我就把孩子扔给了婆婆、自己住到了学校里,每隔一周或两周回去看一次。开始孩子小,不怎么恋我。后来到了三四岁,我每次回家回来,孩子都抱着我的腿哭喊着不让我走。可是不走,我那班级的三十多个孩子怎么办?为了星期一不迟到,为了给住校孩子补课,每次都硬推开抱着我腿哭的孩子,含着眼泪提前一天到校。我把所有的爱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困难没有征服我,吞咽下去的辛酸与痛苦的泪,收获的却是累累硕果的金秋。2000年秋季,我担任的是初二平行班的班主任。我们班的三十多名学生,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干坐生”,相应的也都是出了名的淘气,面对这些学习差、纪律差、思想差的“三差生”们,我犯难了,如果这平行班管理不好,流失生将会比以前更多,这就瓦解了学校这次大胆的教育改革试验。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和使命告诉我,必须教好!这个班的孩子们自知学习不好,纪律又差,嘴上不说,可是心里都很自卑,有的学生甚至破罐子破摔了,有的则悄悄躲在家里不来上学了。他们的自尊心都很强,如果过严要求他们,势必会适得其反的,只有像朋友那样以理解、关心、帮助来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才会有成效。我找到了病根,就对症下药,可是这需要时间,于是,我就放弃了在娘家住的优越条件,住到学校,便于给学生们补课。我又放弃了双休日回家的机会,去找那些没来上学的孩子,和他们推心置腹的交谈,像朋友一样信任和关怀他们,渐渐的他们的思想开始转变了。转变最大的还是从一次偶然机会开始的。那时,我刚满四岁的女儿上幼儿园了,开始不适应,每天都哭着喊着找妈妈,那强脾气一上来,无论奶奶怎么劝都不行,每天的哭闹,孩子病了。孩子从小到大,我欠她的实在太多了,在这个时候我多想回家休息两天,陪陪女儿,鼓励鼓励她,接送她几次,安慰一下那有幼小的心灵,补偿一下亏欠的母爱。可我不能回去,我深深知道平行班的孩子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在这个班还没有稳定之前,我不能离开。我只有抽空给女儿打电话,可她却因我不按时回家,说话不算话,生我的气,连电话都不接了。每次放下电话,我都泪流满面,我也是个母亲啊!一次放学后,我又拿起电话往家打,女儿还是不接,我只能拜托婆母多照看,刚放下电话,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时住校的班长刘翠翠推门进来——她刚好找我有事,在门外听到了我的电话,明白了一切。这个懂事的孩子,也跟着哭了,“老师,您放心回去一趟吧,班级由我来带。”刘翠翠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