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莫旗教研培训中心科研部崔淑梅一、课题研究概述1、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通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小学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密切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一、课题研究概述2、课题研究的特点:系统性,有计划,多因素。规范性,区别于纯粹的经验行为。整体性,研究的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规律性,尽可能合乎教育规律。创新性,有理论和实践的新意。一、课题研究概述3、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的关系:中小学教师应该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形式。常规教研活动应该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必须与常规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不要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一、课题研究概述4、课题研究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一、课题研究概述5、中小学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缺乏研究意识;教师普遍有畏难情绪;不知道如何下手;形式主义严重;研究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功利主义严重。一、课题研究概述6、中小学课题研究应遵循的基本策略:不可不做,不可多做;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立足实际,超越实际。二、课题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定义: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的有关材料,以此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方法。基本步骤:选择课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二、课题研究方法2、文献研究:定义: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包括:图书杂志、电子资源、档案文件、会议资料等。步骤:确立课题→搜集文献→阅读文献、做好摘记→分析文献→得出结论、提炼观点。二、课题研究方法3、经验总结:定义:教育工作者通过总结、归纳教育经验和教训,结实教育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步骤:确立总结对象→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总结报告。二、课题研究方法4、案例研究定义:以具体的事例、题例、课例为研究对象,在了解、认识、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一些更为积极的教育方法的过程。步骤:确立案例→呈现案例发生的过程→分析和诊断案例→归纳结论、得出启示。二、课题研究方法5、实验研究定义: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的“假设→求证”活动。步骤:提出研究假设→选择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开始实验→进行后测→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撰写实验报告。6、其他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对比研究等。三、课题的立项申报1、确立选题:问题意识;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集体思考,讨论,确立研究的主题。三、课题的立项申报2、搜集研究资料:A、寻找支持本课题的有关理论依据;B、获得与本课题相关的已有成果;C、思考仍然存在的未解决的相关问题。D、从学校实际寻找资料:优秀教师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从具体案例中分析。三、课题的立项申报3、填写申报表、撰写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的基本要素:问题的提出(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课题的界定、理论依据、理论假设或者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含时间安排和主要研究措施等)、课题管理(专家组、课题组、研究任务的分工、经费的管理、预期研究成果形式等)、参考文献。要反复讨论和修改。四、课题的开题论证1、基本要求:开题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必须且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题研究的组成部分,不能省略。市级课题的开题工作委托县级(直属单位的)教研部门具体组织,在开题论证结束后将修正后的研究方案和开题意见交市规划办备案。开题论证主要就是论证课题的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操作性、科学性及研究价值等。四、课题的开题论证2、召开课题组预备会议。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必须分解任务。(研究的侧重点、承担什么工作、组织什么活动、准备什么资料、完成什么成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