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城关镇中学“五环--探构”自主学习导学案年级八科目语文主备教师_张康霞_领导签字课题小石潭记(第2课时)导学重难点:1.学习正面与侧面、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2.体会作者思想,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教具使用:导学卡一、目标导学:(一)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二)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学习才能有的放矢)1.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说说本文写法上的特点。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3.体会作者的心境,培养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三)重点难点:1.学习正面与侧面、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2.体会作者思想,理解文中的乐与忧。二、自主学习(或预习检测):(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相信你会很棒的!)任务一:1.课文依次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2.文本文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的景物的?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任务二:1.纵观全文,作者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与景物之间有什么联系?(联系相关内容思考)自学疑惑:三、合作探究:解疑释惑:(解决自学共性疑惑)第2页探究一:本文写作者发现小潭时先是“心乐之”,可后来却成了“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两种心情是否矛盾?为什么?探究疑惑:四、训练检测(“练”和“清”可以分开也可以合二为一):(该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要相信自己!)(一)基础题(80分):1.课文是一篇游记,试说说它的具体顺序是怎样的。(请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步换景)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二)提升题(20分):1.理解填空。(2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三)拓展题(20分):1..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选文第一段是怎样描写潭中景物的?(2)描写游鱼、日光和鱼影的作用是什么?应用疑惑:五、课堂小结和反思(学生画知识结构图或谈收获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