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是指pH<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B.用排空气法收集C.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可以快速制氨气,经氯化钙干燥后得到纯净的氨气D.2NH3+3Cl2=6HCl+N2,因此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答案】D【解析】A、pH<5.6的雨水叫酸雨,硫酸型酸雨长时间亚硫酸会被氧化成硫酸,酸性变强,故A错误;B、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故B错误;C、氯化钙与氨气反应生成配合物,所以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故C错误;D、反应Cl2+2NH3═N2+6HCl,生成HCl与氨气会出现白烟,所以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故D正确;故选D。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B.CO2的比例模型C.NH4Cl的电子式为:【答案】DD.H2F的电子式:【解析】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故A错误;B.CO2的比例模型,故B错误;C.NH4Cl的电子式:D。,故C错误;D.H2F+的电子式:,故D正确,故选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gH216O和20gH218O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1L1mol/L的KAl(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2NAC.0.2mol的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分子数目为0.3NAD.反应N2+3H2【答案】A2NH3达平衡时,每消耗3molH2的同时有2NA个N-H键断裂1616【解析】A项,18gH2O中,n(H2O)==1mol,质子数为10NA,20gH218O中,n(H218O)==1mol,质子数为10NA,A正确;B项,1L1mol/L的KAl(SO4)2溶液中,铝离子发生水解,所以阳离子总数小于2NA个,B错误;C项,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生成NO而不是H2,C错误;D项,反应N2+3H22NH3达平衡时,根据ν正(H2)=ν逆(H2)=ν逆(NH3),每消耗3molH2同时消耗2molNH3,即有6NA个N-H键断裂,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NA的有关计算,涉及公式n=m/M、弱阳离子水解、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知识,涉及知识面广、知识容量大,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4.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其一氯代物的数目不相等的是A.正戊烷和正己烷B.新戊烷和'B甲基丙烷C.环戊烷和乙烷D.丙烷和2,3-二甲基丁烷【答案】B【解析】A、正戊烷有3种H原子,一氯代物就有3种同分异构体;正己烷有3种H原子,一氯代物就有3种同分异构体.一氯代物的数目相等,故A错误。B.新戊烷有1种H原子,一氯代物就有1种同分异构体;2-甲基丙烷有2种H原子,一氯代物就有2种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环戊烷有3种H原子,一氯代物就有3种同分异构体;乙烷有2种H原子,一氯代物就有2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丙烷有2种H原子,一氯代物就有2种同分异构体;2,3-二甲基丁烷有2种H原子,一氯代物就有2种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5.下列各组物质中常温下C既能与D反应又能与E反应的是选项ABCXSO2盐酸NH3YNaClO溶液浓硫酸O2ZCO2CuMgDNa2O2H2OSiO2A.AB.BC.CD.D【答案】A【解析】A、NaClO能将SO2氧化成SO42―,CO2能与NaClO溶液反应生成HClO,故A正确;B、盐酸与浓硫酸不反应,故B错误;C、O2与NH3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与Mg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故C错误;D、SiO2与水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6.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B.利用图乙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C.利用图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答案】C【解析】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浓氨水受热发生分解生成氨气,所以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所以A是正确的;B.乙醇易溶于水,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可以利用图乙装置,乙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B正确;C.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到170℃时发生反应,生成乙烯,但是如果加热到140℃,生成的是乙醚。图丙装置中缺少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C不正确;D.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碳化,这个过程放出大量的热,碳被浓硫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浓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可使酸性高锰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