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碳汇的三个方法学及适用范围方法学适用范围说明已有的项目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2014年1月)已经原有森林(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森林面积、绿植覆盖率、树种分布、土壤土质),对其进行经营活动(修剪树枝、结构调整、树种更替、补植造林)基线:原有森林在不含任何人为措施下进行天然生长,有碳汇a1项目活动:通过人为的一些措施可以帮助森林更好的生长,碳汇a2项目减排:a2-a11、吉林省红石林,年均减排量58万吨每年2、黑龙江兴隆森林,年均减排量46万吨每年3、黑龙江翠峦森林,年均减排量49万吨每年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2013年10月)对土地为2005.2.16以来的无林地进行造林活动(前期林木设计、实施、养护)基线:碳汇a1=0(没有林木)项目活动:造林,碳汇a2项目减排:a2-a11、房山区石楼镇,年均减排7千吨每年2、大埔县,年均减排量11万吨每年3、黑龙江图强,年均减排量60万吨每年4、等等,较多,竹子造林碳汇项目(2013年10月)对于特地土地(比如改良草地、中度退化草地、弃耕农地等)进行竹子造林或营林同上无第一类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碳汇的变化主要与森林内以下几点因素相关:树种及各树种分布密度及各树种的生长速度各树种当前树龄(每个树种达到各个年龄层的碳汇能力不一样,每个树种年龄层划分不一样)森林面积时间(有无)人为活动,哪些人为活动减排量的体现(碳汇项目计入期20-60年)一、基线状态碳汇1、森林抚育:随着时间的增长,树木生长,碳汇增加二、项目活动碳汇1、森林抚育:同上,但是因为有人为活动,所以树木生长会加快变好,所以碳汇要更多(人为修剪树枝,增加透光率使得树木生长效率更高,增加碳汇;人工除草,减少土壤肥力丧失,更好地为树木吸收,加快树木生长,增加碳汇)2、林灌下造林:对于森林里比较空旷的区域,人为填补适量的新苗,增加土地利用率,增加碳汇3、补植补造:对于已枯死的林木进行拔出,并补植补造三、减排量=项目活动-基线状态前五年的基线碳汇:(只有自身生长(抚育)形成的碳汇)前五年的项目活动碳汇(人为经营状态,我们看到会提高森林抚育项目的碳汇量,另外会新增造林和补造两个项目的碳汇量)前五年的减排量(减排量=项目活动—基线)项目活动泄露基线当年减排量累计减排量最终60年累计减排量60年累计总减排量每年的平均减排量碳汇的计算过程::步骤1:计算各碳层的在计入期各年份的林木蓄积量(体积)V,单位(每公顷森林面积上林木的体积)影响因素:树种,树种密度,当前树龄,生长速率,计入期,步骤2:计算各碳层的在计入期各年份的林木蓄积量(重量)B,单位td.m步骤3:计算各碳层的在计入期各年份的林木蓄积量及其变化C,单位tCO2-e(这个公式比较复杂,就不列出来了)?计算时,不考虑采伐?计算蓄积量时,用到的参数是:林木的胸径、树高及每个树种的含碳率、生长量前两个参数:与(树种,树种密度,当前树龄,林层分布)相关后两个参数:对于每个树种是一定的,有标准因此,减排量增加的情况用白话说就是:基线:起初树很小,后来长大了,就有碳汇a1项目活动:起初树很小,后来经过人为活动加自身生长,其长更大更好,就有碳汇a2减排量:a2-a1---------------------------------------------------------------------------------------------------------------------------------第二类、第三类方法学基本是相通的---------------------------------------------------------------------------------------------------------------------------------项目统计名称类别年均减排量(万吨/年)森林面积(万亩)备注大埔县造林11.511.1房山造林0.71.6黑龙江图强造林60.7111.7北京房山造林0.34.6内蒙古根河造林15.120.5丰宁千松坝造林4.66.1江西丰林造林25.222.8顺义区造林0.61.0吉林省红石经营58.3418.5黑龙江兴隆经营46.3234黑龙江翠峦经营49.4209从上表我们可以分析得到:1、对于造林项目,面积有大有小,年均减排了与森林面积成大致的正比例走向,因此决策者在考虑是否进行开发CCER项目之前可根据面积-减排量关系进行大抵地推算2、对于森林经营项目,基本是大面积的,减排量可观,可考虑实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