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课件1VIP免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课件1_第1页
1/2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课件1_第2页
2/2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课件1_第3页
3/2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课件•IM简介•IM的病因与病理•IM的诊断与治疗•IM的病例分享•IM的预防与控制•IM的研究进展目录01IM简介IM的定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由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IM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约30-50天,发病后病程约2-3周。EBV是一种疱疹病毒,通过唾液传播,进入口咽部淋巴组织,在体内长期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IM的症状咽峡炎肝脾肿大咽部疼痛、吞咽困肝脏和脾脏肿大,质地柔软。难、扁桃体肿大。发热淋巴结肿大其他症状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压痛。体温可高达39°C以上,持续一周左右。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IM的传播方式唾液传播血液传播其他途径02IM的病因与病理EB病毒的介绍IM的发病机理EB病毒感染后,B淋巴细胞大量增殖,释放入血液循环,导致全身性感染。EB病毒感染B淋巴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导致T淋巴细胞对EB病毒特异性抗原的应答降低,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IM的发病机理还包括EB病毒直接侵犯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导致相应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IM对人体的影响IM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热、咽峡炎、IM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其他疾病。IM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03IM的诊断与治疗IM的诊断方法血常规检查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临床表现IM的治疗方法01020304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中医治疗IM的预防措施010203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疫苗接种04IM的病例分享典型病例介绍患者基本信息症状描述病程发展病例分析治疗方案诊断依据治疗结果经验教训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总结总结预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提醒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整个病例进行总结,提炼出经验教训。的措施。05IM的预防与控制个人预防措施增强免疫力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呼吸道卫生避免与患有IM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避免共享个人物品,如杯子、食物和毛巾。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立即将纸巾扔进封闭的垃圾桶,并洗手。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均衡的饮食,以增强自身免疫力。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液。社区防控策略疫情监测健康教育社区干预医疗资源储备疫苗接种的重要性01020304疫苗接种是预防IM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疫苗接种不仅保护个体免受感染,还能有效减少病毒在社区内的传播。疫苗接种应针对高风险人群和儿童等重点人群,以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力。疫苗接种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指南,确保安全、有效和规范。06IM的研究进展IM的科研动态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123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临床流行病学研究IM的治疗新药研发抗病毒药物研发免疫治疗研究联合治疗策略研究IM的未来研究方向疾病预防与控制010203疫苗研发基础与临床研究THANKS感谢观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课件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