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力量”》教学案例————李丽娜设计思路:在课标中对这一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是“感受大气压的存在,了解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探究大气压的存在。课标把这一内容归属到”了解”层次,是考虑到学生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设备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难度提出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比比皆是,如果处理好本节内容,对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非常有益。因此,我设计上紧紧围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按照学生知识建构的特点,从学生最认同的生活经验出发,由“纸托水杯”实验引起学生已有知识和实际现象相矛盾冲突,然后以学生难以解释的“吸饮料”来加剧矛盾,这样接下来的学习就是一个以问题为先导,不但收集整理信息,敢于进行大胆猜测和判断的探究过程。当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后,就将课堂拓展到其他领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形成热爱科学的强烈情感,本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很多,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发表意见的机会。比外,我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前一个环节为基础的,学生的表现正好成为对前一个环节教学的及时反馈,教师在边倾听边鼓励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掌握标准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用气压计来测量;;4、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产生及作用,及标准大气压值的测定;难点: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教学资源多媒体、玻璃杯、火柴、水槽、广口瓶、煮熟剥壳鸡蛋、硬纸片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生活在水中的鱼受到水的压强,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大气是否对我们也产生压强?二、新课教学(一)观察大气压强的现象探究1:用点燃沾有酒精的棉花的杯子取硬币;实验探究现象解释在一个平底的盘子里放一枚硬币,里面放一些水,使硬币刚好浸没为止,如何使手不沾水的情况下,将硬币取出来呢?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老师启发并解释探究2:“覆杯实验”(1)在杯底放上一纸片,将装置倒置过来后发现硬纸片;(2)如果在杯里注满水后用纸片将开口封住,迅速将装置倒置过来,发现______;(3)将水倒出,再用纸片盖住,纸片________;探究3:冷水浇烧过的铁皮罐实验探究现象解释拿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灌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后,将铁皮罐灌口用盖子盖紧,小心放入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观察铁皮罐是否有变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老师启发并解释(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演示实验,吸引同学们注意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由以上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空气是否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吗?(二)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探究4:探究两手掌向内挤压后猛然分开实验探究现象解释伸出你的双手,将双手合拢,用力向内挤压,尽量排除手掌间的空气,两手掌猛然分开时,会感觉有一种力量阻碍两手分开,这是因为什么?观察现象学生解释,老师启发并引导探究5:探究摇晃装有水和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实验探究现象解释用力摇晃装有水和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静止后,矿泉水瓶如何变化?观察现象学生解释,老师启发并引导探究6: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吸饮料”的现象;探究7: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两个吸盘挤出内部空气后吸在一起的现象;探究8: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笔管提水”的现象取一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浸没水中,用一只手指堵住其中的一端后,将整个装置提起,会发现管内的水;当将手松开后,管内的水会;探究9: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吞蛋实验”实验探究现象解释在广口瓶底铺层沙子,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投入瓶中,过一会把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瓶口,则鸡蛋会慢慢进入瓶内,这是为什么?观察现象学生解释,老师启发并引导(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验及老师演示,让同学们都参入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想,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三)证明大气压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