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前预习内容)思考:传统习俗是否等同于落后文化?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1)表现:(2)原因: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不同点含义表现危害对策共同点1(3)要求:实践探究(创设情境,记者访问)1问: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开展的第七届文化艺术节什么时候举办?2问:这次文化体育艺术节开展有什么活动项目?3问: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分析学校开展文化体育艺术节的意义?4问:你认为在我们学校里还存在哪些不良的文化现象或文化生活?对那些参与不良文化生活的同学,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5问:为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育人环境,你能为学校提出怎么样的建议?课堂训练1.每到高考前夕,一些“算命先生”就打起了考生的主意,宣称只要照他们说的去做,考生就可以使成绩提高几十分。他们有的还动用电脑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算命。对待电脑算命等迷信活动,青少年学生的正确态度是()A.兼收并蓄,为我所用B.提高眼力,拒绝污染C.崇尚多元,理性选择D.远离网络,洁身自好2.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①电脑算命②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③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2④婚事大操大办⑤讲排场、挥霍性消费⑥“法轮功”邪教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3.(2010·安徽文综·T8)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2010·山东文综•T23)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2011·江苏单科·T22)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C.培养爱国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5、(2012·江苏单科·T22)《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3读书名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摘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书犹药也,善读之可治愚--------------------西汉目录学家刘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具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温家宝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指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