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不进位-(2)VIP免费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不进位-(2)_第1页
1/2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不进位-(2)_第2页
2/2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的顺序,理解算理。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对算理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学。1、谈话导入师:孩子们,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读书日来临之际,王老师准备给班上的孩子购买一批图书。(出示例1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会列式解决吗?为什么要用乘法呢?(求12个14是多少?)我们以前学过这类计算吗?(没有)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分析信息,引导转化。刚才我们从情境图中获得: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课件出示:一排有14本书,这也就是1套书,2排呢?2套书,……12排就是12套书。这么多书一共有多少本呢?如果我们把每一本书看做一个点的话,就出现了眼前这样一幅点子图。14×12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不会算,那能不能想办法将他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呢?2、尝试计算。(1)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点子图用彩笔在上面先分一分,再算一算。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看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分的。(2)学生动手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3、展示汇报。教师将学生的作品通过课件演示给全班同学,体验分的过程。(张贴学生作品)三、精讲点拨、渗透数学思想。这些作品在分一分,算一算的过程中都计算出了14×12=168(本),细心的孩子会发现大家的分法虽然不同,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特点,你发现了吗?(都是把这些点子分成了两部分,然后再合起来)师板书:先分再合师:为什么要分呢?分了好算的原因是数变小了,其实在分的过程中就已经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就将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转化成了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板书:新知识旧知识)师:我们通过点子图,已经知道这道题的结果就等于168,如果没有点子图,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四、计算比较,优化方法。1、指名板书并讲解。先用2乘14得28,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1乘14得14,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8是14×2的积,140是14×10的积,168是28+140的和,师重点强调、点拨: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2、优化方法。师:我们已经通过竖式计算出结果了,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其实刚才的这些分法当中有一种分法,正好和竖式计算的过程完全一样,你找到了吗?(课件随机演示:口算、竖式、点子图三者对照比较,找相对应的部分。)比较口算和竖式你比较喜欢哪种计算方法?师;竖式计算相比横式,计算过程清楚,比较简便,在小学阶段我们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那么,我们刚才是怎样用竖式来计算“24×12”(教师出示课件)课件展示完后,让学生结合竖式再说一说算法。五、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我会填:计算34×12=()时,可以这样想:34×10=(),34×2=(),()+()=()。2.我会算:完成课本46页的做一做,做完的同桌间互相说说乘的顺序。(计算12×14,通过与12×14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原竖式是否正确。)3.我会判:小马虎诊所(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说说错的原因并改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不进位-(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