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法与技巧南汇区彭镇学校王国新一.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课堂教学原则的确定,对正确运用数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克服教学中的不良倾向,指导数学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确定教学原则,必须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根据我国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及一些现代数学教育理论,总结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根据数学目标教学理论,数学教学是一个师生围绕既定目标而进行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目标而教,学生为目标而学,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美国现代数学心理学家布鲁姆所箸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所指出的,教育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根据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目标。知识目标就是确定知识的范围和深度,明确学生应达到的水平;能力目标就是结合教材及实际,确定要进行的技能、技巧训练,在能力培养及思维训练上所达到的水平;思想目标就是指结合教材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个性、思想品质方面的教育要求。2.反馈调控原则有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教师、学生、知识信息和教学方法等基本要素构成,一个系统仅当它有反馈存在,使信息通道构成闭合回路时,这个系统是可控的,而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必须具备可控性。由于对系统的控制有赖于反馈的信息,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通过多向反馈,即时进行调控,使“反馈----调控”贯穿于教学始终。这样才能使教学中各个环节互相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使教学系统处于最佳的状态。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下列两方面的调控:首先,是教师对“教”的调控,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回收教学活动过程的反馈信息,即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其次,是学生对“学”的调控。学生通过各种反馈信息,对照教学目标,自我纠正偏差,弥补知识缺陷,自我改进学习方法。3.启迪思维原则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因此,启迪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时可采用下列方式:①创设思维情境学生的思维过程受环境影响。良好的思维环境会激发思维动机,唤起求知欲望;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因此,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在教学中显的十分重要。如教学中可采用设计悬念、设计疑问、设计幽默、设计欣喜、设计竞争等方法进行情景设计。②故设思维障碍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感,进而经老师的启发原点诱导,使学生处于闭塞的思维重新活跃起来最终通过学生自身兴奋的思维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柳岸花明又一春”的境界。③添设思维阶梯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注意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为学生进行数学思维铺路搭桥,启发的方式可采用以旧引新,步步释疑,点拨诱导,类比启发等方式,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等思维规律。4.暴露过程原则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暴露数学的思维过程,即揭露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地发现过程。如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解题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掲示过程等等。而不应该把现成的结果告诉给学生。5.自主活动原则所谓自主活动是指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实践活动。由于数学知识是前人通过实践而获得的成果,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