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小妙招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曾担任过多门学科的教学。在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曾有过失落,有过困惑,也有过收获,也有过惊喜,这些都曾来自于所教过的学生。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有些因受家长的影响,视历史学科为“小科”,从未引起过重视,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不愿认真学习这门学科,每次考出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这些因素也一直成为历史老师心中的一块阴影。但也有一些学生喜欢上历史课,是因为历史课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也让我感到了一丝欣慰。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心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请同仁们多多指教。一、重视起始课,教会学生学习的学法:上好起始课很重要,学生从初一入学的第一堂历史课起,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的重要一堂课,这节课必须有尺度地把握好。在这堂课上,着重向学生讲清为什么学习历史和怎样学两个问题,让学生对学习历史有自觉的要求和动力,向学生讲解“学历史的重要性”。第一,学历史可以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历史知识是整个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不可缺少的。第二,历史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学科,一个对祖国历史一无所知的人,怎么可能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第三,学历史可以“鉴往知来”,我常举毛泽东同志博览群书(尤其是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结合国情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例子。第四,学历史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对自己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培养自己学历史的兴趣,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时,适当展开联想。如讲战争,可以想象战争情景,像看电视剧一样,自然就有兴趣了。第二,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即: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讨论,课后及时复习,消化。第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反对死记硬背,强调理解记忆,只有通过理解记忆,才能将历史知识记牢。二、重视新授课,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1、引入很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要吸引住学生,新课的引入很重要。在教学中,除了用常规的“复习引入,直接进入,设置悬念引入”等方法外,还常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或者“歌曲”引入,如讲《红军的长征》一节,以唱《十送红军》引入,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节,以唱《春天的故事》引入,此外,也善于以时事引入新课,如讲《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神五、神六以及神七的成功发射引入。实践证明:多种形式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课保持兴趣,激发学生很想并自觉主动去学习它。2、课堂教学中激趣也不容忽视课堂教学中,除了常用启发式教学外,还常用角色扮演激趣,故事激趣,联系现实激趣。用鼓励性的语言激趣以及合作学习激趣。a、比如角色扮演激趣。讲“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空前危亡,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民族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这知识时,我说:“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00多年前的19世纪末,农民可能是哪些阶层的人,会为挽救民族危亡做些什么?”b、比如故事激趣法。在讲解介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适当穿插历史小故事,如讲“戚继光抗倭”介绍民族英雄戚继光,讲“郑和下西洋”时介绍太监郑和及下西洋中如何发明麻将等。c、联系现实激趣:如讲洋务运动失败的启示,问:改革开放的今天,同样引进外资,技术,洋务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哪些值得我们借鉴。d、鼓励性语言,增加自信心。课堂上,学生答问题时,我总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他,耐心认真的倾听,若答对了,给予肯定和鼓励,若答错了,我也从不说伤害学生自尊心以及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话。我会说:“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同学再讨论一下,我再请同学做答。”同时,教他们思考的方法,引导他们找准答题的角度,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实践证明:学生会从教师一句肯定性的语言,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满意的手势,一个默许的眼神中得到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见鼓励、表扬的威力有多大。e、加强合作学习,促成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从而提高兴趣,这一般用于一堂课的难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