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过程与规律摘要:本文通过对德育过程这个辩证发展的复杂过程的研究,得出德育的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并且研究了遵循德育规律,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关键词:德育过程;德育规律;联系;影响制约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有规律可循的系统工程。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不少教育工作者由于对其复杂性及其体现的基本规律缺乏全面深刻认识,往往采取了某些简单化、表面化的做法,影响了德育的实际效果。因此,了解德育的复杂性,遵循德育规律,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德育过程的基本概念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影响,在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下,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矛盾运动,使其逐步形成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其实质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德育过程的基本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德育过程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目的是指向学生品德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是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延续、发展的流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品德能力发展的过程。“过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经历。过程不仅是事物在时间发展中表面的变化的程序,还包含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及事物内在矛盾的发展。二、德育过程的基本依据要研究德育过程不能不涉及人的发展问题。发展既是过程,也是结果。研究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是揭示德育过程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说,德育过程是以人的发展过程为依据的。德育过程不等于人的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德育过程的另一个依据就是社会对新人的需求,以及对新人发展标准的制定。“如果说发展构造的事实,决定着教育的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本框架,那么,教育的课题就是从有别于发展的另一种维度的价值侧面,去求得最优实现的具体化。”人们对发展因素中素质的价值判断,直接左右着教育的方式,左右着德育的立场观点。三、教育过程的基本特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探讨德育过程的特点也是以此为理论指导的。第一,德育因素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一切实际关系中,均存在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它既可产生与社会德育要求一致的积极影响,又能造成违背社会德育要求的消极影响,因此,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第二,德育过程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去限定人的发展方向,使其社会化、人格化、阶级化,形成一个人的社会特质。因而,德育过程对客观诸因素来说具有可控性。第三,教育过程是以教育者的意志来代表新的发展方向,作为对于主体(受教育者)客观存在的条件,包括经常地对受教育者提出德育要求。德育过程实质上是给学生建立起教育者所要求的实际关系的过程。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任何事物都是永恒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德育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出,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支配作用。一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仅蕴藏在事物内部,还存在于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性,所以,作为规定事物本质的或规定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规律必然具有客观性的特征——这是事物规律的根本特点。研究德育过程并探索其规律,必须在承认德育规律的客观性及其对德育发展所起支配作用的前提下,力求揭示德育诸因素之间以及德育同其它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即了解德育过程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从而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德育规律。(一)德育过程的内部规律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一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是指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或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不是人们的自然特点,而是他们的政治态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社会意识、道德品质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