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教师论坛论坛主题:基础年级语文教学方式的完善报告:《试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报告人:赵斌会议交流:《学习小组的建设》葛芳娟《学案的编写与运用》蔚陇薇2014.12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语文教研组赵斌语文教研组赵斌试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试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冯友兰将““周虽旧邦,其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这两句诗简化为“旧邦新命”,并认为“这四个字,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由三千年前““周虽旧邦,其命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一语引申、发展而来的《易传》“刚健日新”思想,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大意是说:周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大学》还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提出求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尚书.康诰》篇云:"作新民",强调要造就一代自新的人。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1.语文学科性质把握不准2.课堂教学方式比较陈旧3.阅读教学存在模糊认识4.作文教学效率普遍较低5.新的教学样式难以到位6.教师自身素养亟待提高二、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二、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的实质是“语言及其应用”,惟有如此,语文才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问题的方向思考问题的方向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多年来人们提出过不同的看法,如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社会性、综合性等等。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虽未正面阐明语文课程的性质,但为我们思考该问题提供了方向。语文本姓什么呢?语文本姓什么呢?•语文的实质就是“语言及其应用”。•交际性是语言的功能属性,也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本姓什么呢?我们认为它姓“汉”。语文课程既不姓“语”,也不姓“文”,而应该姓“汉”,姓我们的“汉民族”的“汉”。•我们的语文学科应当是汉语文学科。汉语文学科在体现各民族母语教育、共同语教育、通用语言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更应当充分体现汉民族语言的特点。三、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三、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一)关于教学角色的转变(一)关于教学角色的转变爱因斯坦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汉语文学科是有代表性的人文学科,学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彰显人文关怀,提升人本精神,促进个人价值实现。语文人文教育力求对学生人生的关切、人性的关怀。名家如是说名家如是说李炳亭如是说•课改四步路•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核心是“人本”→拒绝奴化、异化、工具化教育:从儿童出发。“认识”学生:好奇心、展示欲从教师出发。“认识”教师:有尊严发展的生活思想: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教师、解放教师、利用教师、发展教师管理不是控制,而是点燃、激励、唤醒!““教学教学””是什么?是什么?““知识知识””又又是什么呢?是什么呢?““师生师生””是什么关是什么关系?系?“教学”是师生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中“交往”主要包括知识的交往,精神的交往,而交往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往”意味着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知识”又是什么呢?知识就是一个构建的过程,只有与人生发关系之后才能产生,只有与人交往之后才能生成。那么,“师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教师式的学生”和“学长式的教师”这组概念的提出就是对这一些观点的诠释和呼应。专家建议专家建议•陶行知:小孩的本领无可怀疑,我们有铁打的证据保举他们做先生。•保罗·弗莱雷“教师式学生”说。•“源创图书”吴法源:“优秀学生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冯卫东的观点:“最好的学是教”/“‘让教’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