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原始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私有制、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人类文明产生之初()A.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B.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C.都是大河文明,专制集权D.都是城邦国家,商业发达2.爱琴文明是通过19世纪以来的考古被发现的;古代印度文明史因20世纪初的考古发现被上推到公元前3千纪;古代西亚文明最初只有《圣经》的零星记载,后来出土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发现了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等文明。这表明()A.历史环境影响古代文明呈现方式B.考古发现创造出新的古代文明C.考古发现推动了历史认知的进步D.文明产生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成书于公元前2—2世纪《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国家的法律文献。法典中规定“首陀罗只应癸首陀罗女子为妻;吠舍可在奴隶种姓或本种姓中娶妻;刹帝利可在上述两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婆;婆罗门可以在这三个种姓和僧侣种姓中娶妻。”这一规定的意图在于()A.打破种姓制度的隔阂B.宣扬法律的至上权威C.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D.维护高种姓贵族特权4.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在被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氏问那个人何以放逐他,那个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一记载可推测出()A.雅典过度的民主导致权力的滥用B.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C.公民采用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D.贵族逐渐在民主政治中做出让步5.下图是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与①②③对应的是()A.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意大利B.亚历山大帝国、奥斯曼帝国、英吉利C.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意大利D.亚历山大帝国、查理曼帝国、英吉利6.“他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创新了东方君主专制,同时,希腊的民主传统也被引入到了东方”上述内容评价的是()A.汉谟拉比B.亚历山大C.穆罕默德D.莎士比亚7.九世纪,西欧封臣的誓词:“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主人践履契约”中最重要的一项是()A.分封土地B.授予爵位C.提供保护D.赐予荣誉8.“在这里,领主是‘君王’,他有司法权,庄园法庭由他本人或其总管主持;他有征税权,可以向农奴征收捐税、罚金;最后还有军事权,甚至铸币权”。该现象出现在()A.中古时期的西罗马B.古代日本C.中古时期的西欧D.古代阿拉伯9.中世纪大学被称为“最美的花朵”,其初创时一般都拥有教皇和君主颁发的特许状。如欧洲最早的大学之一博洛尼亚大学校徽,中心环内的故事就出自《圣经》。中世纪大学拥有的权利包括()①免赋税特权②司法特权③教育自主权④宗教自主权⑤选拔官吏权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10.下图为某一文献的部分信息,据此判断该文献是()★法典编撰遵循的原则是删繁就简,避免过时和矛盾的地方★受基督教的影响,改善奴隶地位,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11.下图为隋唐官制与大化改新时日本官制的对比。二官大体相当于唐之三省,其中的太政官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八省实际上是唐三省、六部、九寺中某些部门的综合、简化形式。据此可知,大化改新()隋唐“三省六邦制”日本“二官八省制”A.效仿中国兼具自身特点B.建立了中央集权奴隶制度C.确立了完备的典章制度D.使日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12.在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的医学知识仅限于沙漠上的迷信,包括使用巫术、护身符、祷及原始药物等。8世纪时,阿拉伯已拥有较进步的医学,主要是吸收了希腊和波斯的医学知识发展起来。这一变化体现出阿拉伯文化()A.凝聚阿拉伯人的智慧B.全面继承了西欧的文化C.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D.奠定了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