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舒小学吴竞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傻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2.能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3.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的,并积累语言。主要方法:朗读、勾画、思考,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体会表达方法。蚂蚱zhà读一读,认一认:wēng嗡嗡kěn啃木头樱花yīngbàng蚌壳wō倭瓜dū毛嘟嘟piáo水瓢蚂蚱嗡嗡叫樱桃蚌壳毛嘟嘟瞎闹锄头圆滚滚水瓢倭瓜一动不动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合作探究(一):1.观赏小昆虫,大榆树2.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3.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4.摘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6.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7.用草帽遮脸睡觉说说“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合作探究(二):(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我就跟着把土溜平。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祖父笑了,我也笑了。我开心地笑了,祖父也开心地笑了。“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从上面的话中读出了什么?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合作探究(三):这份快乐自由的心境来源于哪里?又是谁赋予的呢?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