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妈妈笑了》课堂教学纪实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篇童话故事,名字是《燕子妈妈笑了》。它在课本(一年级下册)的第47页,请同学们翻书,看谁先找到。(学生积极翻书,找到这一课。)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一边听一边用手指着书。认真听,仔细看。(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学生专心听故事看书。)点评:开课简单,直切主题。在初读课文时,对学生提出最简单实在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读习惯。师:喜欢这个故事吧,你们能不能自己读读课文?生:能!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生:圈出来,看生字表上的注音,也可以查字表。生: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生:还要把这个字多读几遍。师:好!大家互相帮助,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办法来解决。同时,给每一段标上序号。(学生读书积极主动,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个别精力不集中的同学。大多数学生读过两遍后,教师叫停,总结表扬学生读书认真、仔细。)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师:课文共有几段?生:共有八段。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找了四名同学每人读两段课文)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认真听,并用手指着字,读到哪儿,指到哪儿。(学生开始读,遇到读不顺的地方,教师学生一起帮忙,顺利读完,教师小结,并总结学生读书认真,听讲认真。)点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培养良好的听讲习惯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在学生读书时,师生一起认真听,帮助读书的同学读准每个字音,真正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师:大家一起读课文好吗?已经会读的同学,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来读,还不太会读的同学,只要用手指着,把每个字读对就可以了。(学生一起读,有一句出现了困难,教师叫停,让学生把这一句连读两遍,课文读完后,教师再小结,表扬学生学习认真、仔细。)师:再自己读读课文,读熟的同学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读得还不熟的同学,只要能继续练习把课文读会就可以。点评: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两次提出了不同的读书要求,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身心愉快地投入到读书中。(学生认真读完书,教师小结后,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读书收获。)生:我知道茄子是小的,冬瓜是大的。生:我知道茄子是紫色的,冬瓜是青的。生:我知道冬瓜的皮上有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生:我知道了,小燕子认真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板书‘认真\'两字。)生:我知道燕子住在屋檐下。(其他的答案差不多,教师及时总结每个学生的发言,表扬学生读书认真,肯定学生的回答。)点评:学生在听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次练习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虽然幼稚,却是学生自己所得,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师: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课文中的词语不知道大家认得怎么样了,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你们可以读读试试。(教师用卡片出示词语,学生齐读,然后又找了几组同学“开火车读”,其他的学生跟读。)师:大多数同学能认出这些词语。那么,把课文中的字拿出来,你能读出来吗?生:能!师:请小组长帮助老师一起来检查一下大家认字的情况。小组长用每个同学的生字卡片来检查认字情况。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再告诉他怎样读。然后我们来汇报各小组的检查情况。(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巡回,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及时提醒个别贪玩的学生投入学习。各组检查完后,各小组组长汇报坚持检查情况,包括汇报他自己的认字情况。教师肯定小组长工作认真负责。)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字的同学,能不能帮助你们组中那些还不会读的同学把这些字都读会?生:能!师:怎么教?生:让他们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教他们读,不熟的字还要多读几遍。(学生开始学习。教师继续巡回检查,了解学习情况,组织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学完时,教师叫停。简单小结,表扬学生学习努力。让小组长说说自己小组中有哪些同学进步了。教师用卡片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会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学生读得很积极,大多数学生能读熟,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