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年终工作报告按照会议部署,我就“323”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和全市煤矿安全生产有关工作情况,向大会作个简要汇报,并对当前重点工作提些建议。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工作一是煤矿整合技改工作扎实开展。自年起,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年〕07号文件一揽子解决小煤矿问题的要求,我市由过去158个煤矿分三批整合为78处煤矿(整合技改矿48处,技改扩能矿30处)。到现在止,全市48个整合矿中,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获批的有47个,通过竣工验收,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有36个。30个单独保留矿的初步设计全部获批,安全专篇获批的有28个,已通过竣工验收,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有20个。全市由2006年的391个井筒减少到现在的249个,减少了36.32%,但生产能力较以前大为提高。去年全市共生产煤炭736万吨,比2006年增加226万吨,有力拉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健步迈进。我市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从2008年试行到现在,共投入专项资金1.7亿元,煤矿安全基础和矿容矿貌尤为改观。曾衍韶煤矿、龙形煤矿已创建为省示范矿,特别欣慰的是,曾衍韶煤矿已跨入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行列;源江山煤矿等26个矿已评定为省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开元公司楠木山矿井率先在全省乡镇煤矿成功推行机械化综合采煤;龙形煤矿、曾衍韶矿、源江山煤矿、东冲公司一矿和聚鑫煤矿部分采煤工作面实现了走向长壁式回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设,大力夯实了煤矿安全基础、美化了矿容矿貌,大幅提升了煤矿安全系数、安全生产条件和科技化水平,有力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今年全市计划创建23个省三级、6个省二级、2个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努力提高我市煤矿本质安全水平。三是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持续加大。今年以来,先后3次开展了整治风井出煤、防治水患、瓦斯综合治理及春节两会特护期的集中联合执法。特别是“216”洲里村一矿瓦斯爆炸事第1页共5页故后,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会同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一手抓煤矿复产(工)验收,一手重拳整治风井出煤和重大安全隐患矿。对整合技改不到位、防突措施不力、风井违规生产、水患严重和争抢资源、上下同采等重大隐患矿进行重点整治,采取停产整顿、挂牌督办、停限供火工产品和实施行政处罚等措施,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有力促进了重大安全隐患矿的整改。四是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稳步实施。今年以来,我们以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为主体,以煤矿现场为载体,按照省煤炭工业局节后复产(工)前“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验收”的要求,先后培训了78批次煤矿从业人员,培训从业人员10900余人次(新进从业人员2600余人次),培训安全生产副矿长和特殊工种人员180余人次。同时,进一步严格从业人员上岗资格准入,严格要求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才能上岗。五是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扎实推进。今年,对78个煤矿进行了隐患全面排查,共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和违章、违规行为1053例,排查出各类重大安全隐患35例,已整改消除25例,尚有8例正在按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对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煤矿进行挂牌督办的通知》(湘煤安监〔20XX〕45号)要求,会同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集中整治。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非法施工、事故等矿井下达停产整顿通知书15矿次,停止作业通知书1矿次,商停限供火工产品15矿次。通过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改,督促解决了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六是应急救援水平明显提高。在原有矿山救护队的基础上,耗资500余万元,按国家矿山救护三级资质标准,组建了一个队伍精练、装备先进、制度健全的矿山救护队。按照XX省煤炭工业局、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湘煤安监〔20XX〕134号)的要求,强力督促全市78个煤矿建设完善了监测监控、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四大安全避险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已计划年底前完成,井下紧急避险系统20XX年底前完成),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预警机制、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急预案。煤矿应急第2页共5页救援水平大大提高,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