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地理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一、地球的公转1、下面我们来观察地球的公转轨道,看看其有何特征。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的近日点是,远日点是。2)、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是,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慢)3)、地球公转到远日点的时间是,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慢)4)、在图中标出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2、解说:黄赤交角含义:观察黄赤交角的平面投影图思考:(1)AB、CD、EF分别代表什么(2)哪个角是黄赤交角(3)黄赤交角的存在会产生哪些主要影响呢?3观察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图,总结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并在右边纬线简图上用曲线把规律表现出来小结:黄赤交角的概念地球的赤道面(自转轨道面)和黄道面(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黄赤交角主要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移动。练一练: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大约在点A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正在自北向南移动。同样的道理,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移动方向如何。如果是你的生日那一天呢?3、在下边地球公转示意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表示。(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4、画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地球公转的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在正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叫正午太阳高度角。请大家结合图例和课文谈谈北半球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北半球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变化。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读“①②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③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2)P和Q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下图中地形剖面为36°34′S纬线上某地,一房产开发商欲在山地南侧P处开发一处高档住宅楼,为保证住宅楼的采光条件,图中L的最小距离应为____________。方法技巧(1)确定地方时: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4)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反之较大。确定楼间距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并计算影长L。L应大于h/tanH,如下图甲。(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即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下图乙所示,α+H=90°时效果最佳。二、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时间计算2.读“夏至日太阳照射投影图”,完成下列各题。(1)E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AE为________(晨线或昏线)。(2)此时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8°W)是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时(区时)。(3)C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C点的日落时刻是______时,昼长是________小时。(4)此时的地方时:B是________时。(5)当天,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方法技巧理论含义:过晨线为日出,过昏线为日落,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为昼长时间。计算方法:(1)找到该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点;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时间;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2)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360)×24。规律:同纬线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时间相同;南北半球对应的纬线,如北纬(如40°N)的昼长等于南纬(如40°S)的夜长;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