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一中高一历史: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一.【课程标准】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2、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3、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难点: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2、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3、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三.【知识结构】民国初期(1912-1919)——短暂春天一战战后(1919-1927)——萧条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7)--短暂发展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国民党统治后期抗战胜利后(1945--1949)——日益萎缩四.【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1.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短暂的春天(1912—1919)1、原因:(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A、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年的,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______________。B、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__________。C、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________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3)社会思潮:实业家“_______”思潮的推动。(4)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1)新建工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2)_______和________发展迅速;(3)火柴、榨油、造纸等_______也有显著的发展,__________有了一定的增长。3、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1)地域: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2)结构:以__________为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________的工业体系。(3)力量: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_________仍然超过民族资本。(4)地位:在国民经济中,__________仍占绝对优势;(5)时间:极为_______。4、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的________,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探究与思考:1、为什么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集中在轻工业部门?(提示:从当时中国资金和技术的限制、长期以来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科举考试的内容等方面回答)2、1912—1919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角度考虑)知识点梳理2.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1、原因:(1)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A、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____________”,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B、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_____________”。(其目的、内容、影响)(2)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2、概况:(1)_________________逐年增加,到1936年,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2)1935年以后,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3、限制因素:_________的压迫和_________的掠夺,民族工业曲折而又艰难。课堂拓展: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作用(1)积极作用:稳定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增加了国民收入,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项目,都直接为战争做了准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局限性: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的许多具体措施未得到贯彻实行,从而使其效果受到了影响,远未达到当初设想的目标。2、对官僚资本主义的认识(1)概念:指由专制的国家力量扶植的垄断资本,表现为对内是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对外是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2)特点:垄断性——与国家政权相结合;买办性——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封建性——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3)危害:①降低了社会和经济的运行效率,削弱了其它资本的发展能力,如四大官僚资本的发展,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②官僚资本必然带来垄断,会压制整个社会的竞争,进而阻碍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最终使经济丧失持续增长的能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