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垣县第十中学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课时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目标定位]1.解释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联系实际计算不同地点的地方时和区时。2.运用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移的规律,解释相关自然现象。[简单了解]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_____、_____;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2、周期:_____。[基础必知]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晨昏线(圈)(1)概念:____半球和____半球的分界线(圈)(2)意义:纬线上昼弧和____的分界线(圈)(3)组成:是有晨线和昏线共同组成,各占一半,其中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的点是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2、地方时(1)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2)产生: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线上东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东早西晚)—→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3)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例如,120°的地方时为12时,北京所在地(116°E)的地方时为11时44分。3、时区划分(1)原因:地方时的计时方法很不方便。(2)方法:从理论上全球共分成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相隔经度____。4、区时(1)界定:各时区都以本时区________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统一的区时。如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120°E的地方时。(2)规律: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____小时5、国际日界线(1)目的: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2)内容:原则上以____经线为分界线。(3)意义:“____”和“____”的分界线。二、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的偏移(1)产生:地球的自转产生________力。①方向:始终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②大小:随物体运动速度变大而变大。(2)规律:北半球向___偏,南半球向___偏,赤道上不偏转。[重点难点]一、晨昏线1、地球上晨昏线的表现形式2、晨线与昏线的判断(1)方法:①这里最关键的是首先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下面三幅图中黑色箭头代表自转方向,沿自转方向如果经过晨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经过它可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如甲图中ab段、乙图中的ac段、丙图中的AB段都是晨线。其次清楚晨昏线的分界点,也就是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的点,如西面三幅图中,甲图中的a点、乙图中的c点、丙图中的B点,就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2)举一反三:反之,如果知道是晨线或昏线可以反推地球运动的方向。甲乙丙3、晨昏线的特征。(1)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与赤道等长,平分赤道且有2个经度互补的交点,任何时候赤道与晨线的交点时间6点,与昏线的交点时间是18点。如赤道与晨线的交点经度是20°W那么另一侧赤道与昏线的交点必然是160°E(2)晨昏线与阳光垂直。从地心出发作垂直于晨昏线的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3)晨昏线上可以看到太阳刚刚升起或刚刚落下,所以太阳高度角等于零。(4)晨昏线纬度最高的点,也就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与纬线圈相切。切点附近出现极昼或极夜。如果是极夜,此切点所在经线时间是12点,反之是0点或24点。(切点实际上就是在昼夜半球的中分线上)(5)晨昏线切点所在纬度与太阳直射点互余。比如太阳直射23°26′N,那么切点纬度就是66°34′;直射赤道,切点纬度就是90°。(6)二至日的时候切点的纬度最低,为66°34′。二分日的时候很特殊,晨昏线与某一条经线重合,,全球日出都是6点,日落都是18点。图见步步高P10探究点一(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表示夜半球(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3)B即将进入_____(昼/夜)半球。(4)图中个点中,时刻为正午12点的点是____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二、地方时、时区、区时的区别1、区别:①地方时:任何经度都有一个时间,不同经线上的时间不同,同一经线上的任何点地方时是相等的。经度每相差1°时间就相差4分钟,相差15°则差1小时,这就是地方时。②时区:是时间的区域或范围,一个时区的大小为15°,也就是包涵了15°的范围。全球360°共分了24个区。值得注意的是东十二区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