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高三地理地球自转及其意义复习学案【考纲要求】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联系新闻资料、生活现象、日照图等形式,会计算地方时、区时;2、可以判断晨昏线3、可以解释有关地转偏向力的案例【基础盘点】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1.方向:。(在下面图中用箭头表示)2.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是真正的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是的周期3、速度角速度:除外,任何地点都相等,接近每小时;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补充: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处的自转线速度为837千米/小时,约为赤道的一半。其他各纬度(φ)的线速度(vφ)与赤道线速度v0的关系为:vφ=v0cosφ。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如上图)(1)昼夜的成因: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②太阳的照射。(2)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乙处所在的半球为。(3)昼夜界线(晨昏线):图中AB线为线。(4)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产生时差(如上图)(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相比,相对位置偏东,时刻较早。(2)地方时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地方时相差,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2时;(3)时区与区时①时区:全球划分为,每时区跨经度15°。②区时:每个时区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4)特别的计时方法——各国各自执行的计时方法①半区时——与中央经线相差的经线的地方时。②北京时间——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5)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则上为经线。补充:180°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区别:为了照顾一些国家和地区行政管理上的便利,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而是折线,因此有时越过180°经线,日期并不发生变更。答案:自西向东昼夜交替极点15°夜半球昼半球晨乙乙相同60°4小时24个时区中央经线7.5°东八区180°【高频考点】考点1.地球上的晨昏线1.概念: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日出和日落的地方。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晨昏线不是一个几何大圆而是一定宽度、带状的圆圈。2.晨昏线的判读晨线和昏线是晨昏线的一半。按地球自西向东方向经过晨昏圈进入白昼时,所经过的线叫晨线,当经过晨昏圈进入黑夜时,所经过的线叫昏线。如图各光照图中晨线和昏线的判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很显然,要正确区分晨线和昏线,必须先明确所给图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同理,由于地球不断自西向东转,因此晨昏线随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3.晨昏线运用:⑴晨昏线特征①晨昏线是过球心的大圆,平分地球;②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④晨昏线在且只在二分之时与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垂直相交;⑤晨昏线在二至之时与极圈相切,与地轴夹角达最大;⑥晨昏线的移动方向:自东向西;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⑵晨昏线的运用①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与南北半球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图,回答。若OA为昏线,地球沿时针运动,此图为半球。若OB为昏线,地球沿时针运动,此图为半球。②确定东西经度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图,回答。若OA为昏线,B点经度为。0°若OB为昏线,B点经度为考点2.地方时、区时的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以右图为例。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3)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线相差4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