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为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消除心理困惑的技巧,促进家庭亲子关系的沟通以及师生的友好交往,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使学生能顺利度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文件的精神,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建安中心小学正式成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新学期、新面貌、新发展。带着虔诚、热情和梦想,2010-2011学年,人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去创造更为美好辉煌的明天。一、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将通过宣传栏、“阳光信箱”、“心语室”以及与校园广播站的《心灵之声》栏目等宣传方式,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及时与辅导老师沟通交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二、积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工作。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将设立“心理咨询日”、“阳光信箱”,并制订咨询员值班制度,加强“阳光信箱”管理,落实来信回复制度。每周星期三开一次“阳光信箱”,并指定咨询室教师进行信件回复,做到来信及时回复。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咨询教师在交流中应给予热情真诚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将心理不愉快的感受尽情地诉说。充分发挥红领巾播音室“心灵之声”栏目的作用,对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心理问题进行解答。本着家校教育协同合作的理念,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将协同少先队大队做好与社区、家长同心共岗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积极动员与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畅通与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理性社会系统。热心真诚地为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提供帮助,并且与教师配合,对相关学生进行疏导,同时帮助改变家长一些不合理的家教观念,使学校教育工作得到全面的稳固。全方位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快乐的成长。心理咨询的方式有:电话咨询、书信咨询、面对面交流等。”三、开设心理讲座,加强对师生的心理指导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将从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出发,每学期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心理咨询专场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为同学们切实解决一些问题。如“什么是健康的心理”“成长中的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考试情绪的调适”辅导和“小学生消费心理辅导”等进行心理疏导。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建设本学期工作重点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建设,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布置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添加有关设施设备,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和书籍,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档案资料:①学生心理调查记录表;②个案记载与分析;③《心灵之声》广播稿、讲座稿、学生来信;④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文件、论文、课题。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延续性。在此基础上,在下学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摸底测试,并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向学校进行反馈,并逐步为每个受访学生建好心理档案,从而为以后教育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以上是本学期心理健康工作室制定的本学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由于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难免有疏漏和不合理之处,届时将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领导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使计划得到有效的落实。一切为了孩子,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愈办愈好,更上一台阶。附:人溪小学“阳光信箱”管理制度1、由专人负责管理。2、每周星期三开箱查阅信箱,及时分类处理,保证信息畅通;3、对师生反映的信件,逐件登记整理后送相关人员答复。4、管理人员应遵守社会公德,保护个人隐私权,不传阅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