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3、41、2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87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5、6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9一、选择题下“图是黄淮海地区8”级及以上风力出现天数统计图,3、4、5三个月出现8级以上风力的天数最多。读图回答1~2题。1.上述月份,该地易出现的自然灾害()。A.春旱B.伏旱C.洪灾D.暴雨2.此时,随着风力的增强,在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原地区,还会形成()。A.洼地B.旱地C.盐碱地D.沙地解析第1题,3、4、5月份黄淮海地区最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为春旱。第2题,春季华北地区风比较大,降水少,春旱严重,所以蒸发旺盛,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则会形成盐碱地。答案1.A2.C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列柱状图反映了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六区域旱灾的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3~4题。3.如果④是西南地区、③是华北地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粮食单产高,因此乙项较小B.⑥冬、春季节寒潮频发,因此旱灾造成的损失比例比较小C.③春季受高压控制,干旱少雨D.②耕地面积广大,河湖密度大,因此丙项较小4.与⑤春旱关系最密切的次生灾害是()。A.地震B.寒潮C.森林大火D.滑坡解析第3题,根据我国旱灾的分布特点及已经确定的两地区可以推测:①为我国西北地区,全年干旱,地区粮食单产并不高;⑥为我国华南地区,冬、春季节受寒潮影响较小;③为我国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少雨是因为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②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丙项较小。第4题,⑤为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春旱常会引发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答案3.D4.C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5~6题。5.年降水量________之间,降水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A.300mm~450mmB.300mm~530mmC.450mm~530mmD≥.450mm6.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侵蚀力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B.年降水量超过450mm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C.当年降水量超过300mm之后树木才迅速生长D.森林覆盖率决定降水侵蚀力的大小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5题,读图可知,年降水量在300mm~450mm时,降水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覆盖率较小,即森林的水土保持率较小;降水量450mm时,降水侵蚀力增大,森林覆盖率都增大,不合题意,故选A。第6题,降水侵蚀力与森林覆盖率并不是同步变化,故A项错。年降水量>450mm后,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故B项正确。当年降水量>300mm时,森林覆盖率仍较低,故C项错。森林覆盖率与侵蚀力大小无密切联系,故D错。答案5.A6.B二、综合题7.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列各题。(1)Ⅰ区域突出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和________,此外,该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是________,生物灾害主要是________。(2)Ⅱ是世界上________(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其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主要灾害为________。(3)受海洋影响最强烈的是________区域(填字母),同时,本区是全国受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最强的地区。(4)若说Ⅰ、Ⅱ、Ⅲ三区域共同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气象灾害,则Ⅳ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________,具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要分析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的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区域主要的灾害类型、成因以及我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原因。第(1)题,Ⅰ地区主体部分为黄淮海平原,水旱灾害频发,—该地区的东部有郯城庐江地震带,易受地震影响,本地区还是我国主要的蝗灾区。第(2)题,Ⅱ地区为黄土高原,主要灾害为旱灾和水土流失,并且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分析水土流失成因时,应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入手。第(3)题,Ⅲ区的沿海如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海南等地受海洋影响强烈,台风及其形成的风暴潮对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