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密度的测量与计算【专题概述】物质密度的测量与计算是中学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准确测出物质的密度,应掌握其测量步骤并熟悉各注意事项,在进行解答计算时,要注意隐含条件:(1)质量不变:如冰变成水,水变成冰;(2)体积不变:如同一容器装不同的液体;(3)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巩固提升】类型一测固体的密度1.小强同学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在调节天平时,小强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图下对应序号):CAB。(3)由图可知,橡皮泥质量m=13.4g,通过计算,橡皮泥的密度ρ=1.34×103kg/m3。2.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52g。(3)如图乙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作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齐,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2.6×103kg/m3。类型二测液体的密度3.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111g,体积是100mL,盐水的密度是1.11×103kg/m3。(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C)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C.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类型三密度的计算4.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2)这个小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得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解:(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m排=m总-m剩=360g-240g=120g;(2)柑橘的体积V橘=V排===120cm3;柑橘的密度ρ橘===0.95g/cm3;(3)实验中,在测柑橘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时,柑橘会带出一部分水,使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测得柑橘的体积变大,因此导致最终的密度测量值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