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卫鞅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A.秦国B.魏国C.齐国D.卫国答案B2.中国古代最早提出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是()。A.魏文王B.李悝C.吴起D.商鞅解析重农抑商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改革内容中体现,商鞅变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答案B3.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解析公元前343年,正处在商鞅变法之中,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该政策限制工商业,许多工商业者即使经商致富,也转向农业的经营。答案B4.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D.推行县制答案A5.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国人必须严格执行。这一规定()。①阻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②便利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③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④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经济交流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该项措施是商鞅在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改革,与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答案D6.商鞅变法以农求富,以增强经济实力,下列与之相关的措施不包括()。解析B项反映的内容是军事方面的改革与增强经济实力、与农求富无关。答案B7.商鞅变法的奖励耕织法令,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农民阶级利益B.实现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答案B8.商鞅变法中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开端的是()。A.废除井田制B.建立户籍制C.推行县制D.统一度量衡解析封建官僚制度主要是指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官吏垂直管理的制度,始于商鞅变法中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的规定,故选C。答案C9.商鞅变法的法令公布后,生活在咸阳附近的某农民感到既兴奋,又恐惧。令他恐惧的法令条文最有可能是()。A.废井田,开阡陌B.重农抑商C.统一度量衡D.实行连坐法“”解析材料中令农民恐惧的法令是关键信息,对比选项可知连坐法应是正确选项,故选D。答案D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8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6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解题中注意根据题目要求答题,(1)、(2)两问均强调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相关问题,题目较容易。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