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广新局年度工作总结和次年工作思路市文广新局年度工作总结和次年工作思路2012年,市文广新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为目标,主动作为,务实奋进,推动全市文广新工作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一、各项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组织2012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系列活动。承办了“相聚烟花三月时”专场文艺演出。组织2012扬州(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汇报会与北京名城扬州携手世界名企演出。举办了扬剧团建团50周年庆祝活动。配合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与“文化视点”两个栏目在扬州的端午拍摄活动。圆满完成“亲情中华·锦绣xx”扬州艺术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交流演出任务。扬剧《百岁挂帅》参加xx省首届文化艺术节展演。组织了扬州庆祝十八大召开美术作品展。承办“运河之夜”音乐会等“运博会”系列文化活动。组织了“繁荣法治文化,深化法治建设”xx省法制双十佳颁奖文艺晚会。举办了2012xx市专业剧团(院、校)新作调演,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和人才。各县(市、区)也利用重要节庆和赛事,组织了有影响、有声势、有水准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二、艺术创作质量得到提升新创一批优秀作品。扬剧《杜十娘》,于5月份在扬州友好会馆首演;创作了扬剧《新亭宴》初稿。曲艺研究所创作了扬州清曲《扬州老井》、扬州评话《自清如水自千秋》、《一袋黄豆情》等节目。木偶研究所完成了“美德少年”题材木偶剧初稿,创作了木偶剧《胡桃夹子》。歌舞剧院新创了舞蹈《人与海》、《春之韵》、《爱是阳光》等节目。文化艺术学校和扬剧研究所重排新版经典扬剧《百岁挂帅》,亮相xx省首届文化艺术节。市国画院创作了一批优秀美术作品。一批作品获得奖项。市木偶研究所《琼花仙子》参加了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国际木偶艺术节,获得艺术节最高奖项“最佳剧目奖”;市曲艺研究所曲艺中篇《盛世红伶》参加第七届全国牡丹奖评比获节目奖;在第七届第1页共5页xx省曲艺节上,《盛世红伶》、《王少堂·教场打擂》获得优秀节目奖,《扬州老井》获得优秀创作奖;《扬州老井》、《秋海棠·重逢》获得节目奖,《盛世红伶》、《王少堂·教场打擂》获得创作奖。国画院创作的《祥云》获得“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四季花语》获得2012吴冠中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版画《金陵胜迹》、和《丹顶鹤的故事》入选xx省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精品工程作品展,此外2幅作品入选国家级美展,一批作品入选省级美展。广播电视作品创作获得新突破。2012年获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一等奖的作品14件,一等奖作品数量列全省第四位。县级台水平有提高,宝应台、江都台分别获得省级奖项。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力度加大。今年全市共新建农村村级文化广场300个,超目标任务50%。推进网络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首批120家数字农家书屋试点工作在xx市展开。举办了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我市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1家、优秀管理员1名。共享工程社区基层点建设加快。建成80个市区XX县区社区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到100%。流动图书馆(车)已在文昌花园和鸿福社区等点开展流动服务。市图书馆直属分馆、琼花观分馆和文昌花园分馆于年内分别建成开放。“幸福扬州”送演出展览进社区活动在市区全面展开,今年共组织送展览演出进社区30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举办了第四届xx市“红舞献祖国”广场舞比赛,吸引xx市区及高邮、仪征共30个社区的1700名广场舞爱好者参加,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全市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活动,共组织送戏下乡736场,送电影下乡10109场,送图书下乡10.7万册。大剧院和音乐厅分别开展了“市民开放日”、“不出扬州看世界”等活动。举办“扬图讲堂”等公益性文化艺术讲座,共举办公益性讲座20场。组织了2012年度xx市民读书节。举办了第七届xx市群众文艺新作评比活动。策划并组织实施了xx省首届文化艺术节扬州分会场演出。农村电影公共服务顺利推进。年内,农村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放映14265场,完成年度目标的105.2%。全市多厅数字影院实现市、县(市、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