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程标准》要求:“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教材分析】:第二个单元的主题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讲述了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的发展情况,及相互间既有战争与矛盾、也有交流与融合的关系。正确认识这种关系是理解后面的课程“经济重心的南移”的重要基础。【教学目标确定】:1、知识与能力:掌握辽、宋(北宋、南宋)、西夏的建立者和民族,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岳飞抗金,宋金和议等基本史实和概念。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自学和教师点拨,让学生了解在纷繁的史实中理清知识脉络。②、帮助学生具体分析历史事件(如澶渊之盟)和历史人物(如岳飞),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史实和历史人物的能力。③、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及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正确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②、认识这段时期民族政权间虽战争频繁,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的历史作用。③、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岳飞抗金。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情景导入:同学们都看过电视《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那么在这两部作品中,出现了哪几个政权?(引导学生回答:《天》辽,西夏,北宋,大理,吐蕃等;《射》金,南宋,蒙古等)这两部小说虽然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但它的历史背景却是真实的,历史上确有这样一个政权并列纷繁凌乱的时代。老师今天就和同学们一起傲游这段历史,寻找它的足迹。二、自主学习,检查交流1.检查预习政权名称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重大事件辽北宋西夏金南宋2.划分阶段,填图巩固3.设计示意图,理清脉络,对比把握三、合作交流,游戏天地:学生依字猜词,讲故事(分组完成),教师引导。1:马(白马青牛),了解契丹民族生活(渔猎,游牧)和契丹民族兴起且强大的原因(接受汉文化,重视农耕)。2:桥(陈桥兵变),了解北宋建立历史。3:酒(杯酒释兵权),了解宋巩固统治的措施,知道杯酒释兵权的目的。4:渊(澶渊之盟),了解澶渊之盟史事。5:忠(精忠报国),了解岳飞及岳飞抗金事迹。四、探究学习,能力挑战:1.评价澶渊之盟问题探究:结合课本P51的两种观点和课件材料,提问学生:“你怎样评价澶渊之盟?”(提示:可从辽、北宋、中华民族的角度分析)辽:辽兵安然脱险,而且还得到岁币。辽与北宋友好相处,促进北方地区的发展。北宋:它是一个屈辱的合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换来了和平,增加了贸易收入。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评价岳飞抗金问题探究一:结合课件图片,提问学生:“岳飞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金政权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是有利于南宋社会发展的,而且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他将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怀念。问题探究二:结合课件创设情境,提问学生:“岳飞为什么不是民族英雄呢?”岳飞是抗金名将但不是民族英雄。因为金与南宋的战争是属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相当于兄弟姐妹之间吵架,不能说是抵抗外来侵略,所以岳飞不能说是民族英雄,而是一位抗金英雄。3.结合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岳飞班师回朝以后,宋金达成议和,议和有哪些内容?宋金议和后,对峙局面形成。对峙,就是双方势均力敌。五、知识小结1.展示板书,理清思路2.数字小结六、精挑细选,巩固练习七、深化提高学生表格整理两宋与辽、夏、金的战和史事,引导学生看待两宋时的民族关系(战争与和平交替存在,但和平友好相处始终是我国各族友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