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学习目标目标内容自选已落实A.基础目标1、懂得维护国家尊严,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2、懂得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承担责任的必然要求;3、了解那些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社会的人的事迹;B.拓展目标1、能够分清维护国家尊严的行为,具备相应的能力;2、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3.会审题,初步掌握政治术语表达方法。C.拔高目标1、能根据所给情境联系考点,并能做到准确完整表达;2、具有关爱集体,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情怀。二、学习重点1、懂得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承担责任的必然要求;2、了解那些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社会的人的事迹;三、学习过程自学步骤:(一)1.阅读教材第22页第一个活动——不同社会成员的责任的故事【操作】1、分组讨论课本上的问题并交流;2、谈谈自己对承担责任的意义,并归纳要点。(提示:确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教育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负有关爱社会的责任)2、阅读教材第23页第二个活动——外企员工的选择思考:○作为外企员工,他们遇到了什么考验?○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另外,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电脑游戏的娱乐功能,不要过分沉溺于游戏之中而玩物丧志,荒废自己的学业。)3、教材第24页第三个活动——一名环保志愿者【按前2题要求在课本完成】4、教材第24—25页第四个活动——一位自费做艾滋病预防和救治工作的老人参考答案:这里的给意味着付出,“得”指的是获得物质报酬。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反映了她热心公益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通过“给”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力,是因为我们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意志得到了检验,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体现尽职守责后的幸福感、成就感。四、板书设计公民要承担起关爱社会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关爱社会的表现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在公益活动中提升自身的价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五、练习设计(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把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1234为A类基础题,5678题为B类拓展题】)1、人民网载文指出,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在我国蓬勃开展,热心公益事业,参与志愿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公益事业和志愿性活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接受。参与志愿者活动()A、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B、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C、有助于营造“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D、有利于保护个人利益2、下面内容中,体现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是()①为印度洋海啸地区捐款②向公安机关举报某人犯罪行为③为迎接北京奥运会,许多人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④某企业为贫困学生设立助学金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3、五年前,一个普通的传染病医生,揭开了中原地区艾滋病爆发流行的实情,五年时间,他克服重重阻力,寻找和救治着无助的病毒感染者。为扭转人们的偏见,他也曾和自己的病人同吃同住。这就是桂希恩──一个用行动重新诠释职责的医生。桂希恩的行为说明()A、责任只是对成年人的道德要求B、面对严重的传染病,每位公民都应为他人、为社会、也为自己负责,更多的承担起应有的职责C.责任与青少年无关D、责任感和负责态度只是对医务人员的要求4、下列属于热心公益事业,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是()①“小巷总理”谭竹清立足本职、情系百姓②大学生洪战辉自强自立带着妹妹求学③名演员濮存昕勇做预防艾滋病形象大使④大学生徐本禹到贫困山区支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学习志愿者,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我们就要()①参加与贫困山区的孩子手拉手、献爱心的活动②走上街头,进行义务法制宣传③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④走上街头抓小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五一、十一期间,一些出境旅游公民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为此在外出旅游中我们应做到()①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②对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旅游事件听之任之,视而不见...